GE:對整個出售過程,你給自己打多少 分?
盧:總體還不錯。
GE:如何把企業賣個好價錢?你的心得是什么?
盧:必須要先上市,不上市價格不會高,只有在資本市場才能價值最大化。2005年小肥羊估值不到4億港幣,2011年市值達70億港幣。這就是資本的力量。
GE:為什么小肥羊不選擇繼續做大后再以更高的價格出售?
盧:這就像揀麥穗,踏進麥田,本來可能遇見幾個大麥穗,可是你沒摘,到最后快到頭時一看,沒有大個頭了,結果只能隨便揀了一個,其實你前面放棄了好幾個更大個頭的。小肥羊只是恰好遇到百勝提出CYE收購,如果沒有,小肥羊還照常發展。百勝最初做產業投資時,就面臨著兩種選擇:純粹做股東,掙點錢;繼續收購股權,成為大股東。百勝選擇做后者,出價也可 以。
GE:在你眼中,交易的推動者百勝集團全球董事會副主席蘇敬軾的高明之處在哪 兒?
盧:蘇最高明之處在于發現中國餐飲市場的空間和價值。隨著餐飲企業上市逐步放開,類似的并購機會將會更多。
GE:餐飲業運營最關鍵數據都有哪些?
盧:毛利率、客單價以及單店同店客流增長率。我尤其關注3至5年間的同店客流增長率。是下滑還是上升?這個趨勢很重要。90%以上的老板通常會忽視這一數據—連續3年客流量下降,門店就必須調整;連續5年下降,門店就得關門。我很重視這一數據,在單店店長KPI 考核中,同店客流增長率權重占30%以上。有時候別看店面虧損,只要客流一直上升就有掙錢機會。客流和營收雙增加,這是最佳模式。如果連續3年雙增長,這說明店長和區域經理非常厲害。你寧可放棄利潤,也不能放棄客流。
GE:餐飲企業以加盟模式做大規模的風險何在?
盧:做直營或加盟都是戰略取向問題。做加盟的風險很大,一夜之間做得不好,對未來傷害就很大。中央控制力弱,產品、品牌和服務標準化都未形成,就做一堆加盟店,定位就會不一樣,品牌就沒影響力。只有做好中央控制系統,加盟才有 效。
GE:對餐飲連鎖企業的CEO來說,哪些權力需向上收,哪些應該下放?
盧:財務和采購能集中的要盡可能集中,研發體系和信息化必須往回收,但財務審批盡可能要靈活點,人事體系要向下放。
GE:如何實現終端采購的高效化?
盧:小肥羊實行總部、區域、單店等3個采購層級。首先對產品要做市場調研,建立平臺,成立審計督察中心,在內部設立采購流程,誰來詢價,誰來驗貨,誰來購買都要人盡其責。督查要經常抽查價格。2011年末,小肥羊店面采購劃歸區域管理,我曾設想將3個層級采購整合到一條線上,最終實現店面與采購分開。店面是利潤主體,自然監督產品采購成本。店面和采購互相制肘,才能有制約。這種做法要求總部要有很強的采購管理能力,能力太弱收上去,公司肯定亂套。
GE:你贊成中餐機械化嗎?
盧:當然,能機械化就機械化,像小肥羊深圳中央廚房的切菜和洗菜環節都已經機械化。未來人力成本越來越高,機械化是方向。但核心環節還應該由人來操作,如果炒菜用微波爐,口感就不行,炒菜過程肯定不能機械化。
GE:下一步,你的去向如何?
盧:我想做投資,也已投了幾家公司。一家叫揚州維克,專注于動物疫苗產業,一家是內蒙地方餐飲企業阿健餐飲。未來具體做什么,目前還沒有定論。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