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建全介紹,農業作為第一產業,產業鏈最長,生產過程又與氣候、環境關聯很大;另外還有體制的制約,比如土地流傳問題,“進入農業的關鍵,是看能不能探索出好的模式”。
零點咨詢機構董事長、飛馬旅創業服務機構發起人袁岳說,最近他們也想在河南尋找一些項目,和不少公司接觸過。“但非常遺憾,有的公司項目不錯,公司領導人素質也行,但管理團隊人才欠缺,管理不到位,有的還是家族式管理,不像一個現代企業的樣子,這樣的企業我們是堅決不投資的。”袁岳說,“這也是河南亟待解決的問題。”
“在某種意義上,河南農業企業缺少的并不是資金,而是理念、管理、營銷及新技術等。”在九鼎德盛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保盈眼中,投資者為河南農業帶來的不僅僅是資金,更重要的是理念和技術。“這些知名的工業企業進入農業領域,將會把它們成熟的管理理念、模式帶到農業經營中,它們的思考和視野將提升河南農業的科技水平。”張保盈說。
五類農業企業最受資本青睞
據朱藝愷介紹,通過近幾年的投資案例可以看出,2006年以前,VC、PE機構(風投,即金融投資機構),主要涉足育種、奶業、肉類加工、化肥等領域;2006年以后,其投資領域已經拓寬至花卉、林業、有機農產品種植、環保農藥、農業機械、農牧漁產品深加工等各個領域。
“分析這些投資案例,種植業投資名列第一,尤其是綠色、有機農業較受追捧;與種植業密切相關的農藥及肥料領域名列第二;農產品初加工、農業物流等也吸引了一些投資者的關注。”朱藝愷說。
對于資本對農業的投資熱點,朱藝愷總結了五類:一是帶有高新技術、增產、安全概念的農業技術企業,比如擁有節水灌溉技術、生物類技術及食品和農產品深加工技術的企業等;二是特殊資源類概念的特色農業企業,其產品只有在特定的氣候、特定的資源下才有,因此擁有這些資源的企業具有CYE壟斷性;三是帶有安全、高品質概念的企業,比如有機農業企業;四是帶有工業化、消費升級概念的企業,主要指規模化的種植和養殖企業;五是有商業模式創新概念的企業,即在渠道、冷鏈物流、技術設備、農業基建等領域有所創新的企業。
“河南有許多特產,比如信陽毛尖、固始雞,懷山藥,西峽香菇、獼猴桃、木耳、猴頭菇、核桃、板栗,靈寶蘋果等,都是非常有名的,而且當地都有專業合作社,有加工企業。”谷建全說,這些企業應該抓住機會,爭取和大公司合作,把這些特產做大做強。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