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與一年前同樣的地點,小米公司將舉辦它2012年新品發布會。
小米手機二代(Mi-Two)呼之欲出。
一年前,小米手機以1999元的價格問世時,雖然市場驚呼,但很多人并沒想到它能在一年里賣到300多萬部,一家只成立兩年的手機公司,做剛手機一年,就能將份額做到國內智能機近1%的份額,在Android機市場里份額為4.1%,排名第四。(據百度2012年第二季度移動互聯網報告)
與此同時,小米估值至40億美金。
Mi-Two將如何乘勝追擊?
要看到,一年間市場與環境變化天翻地覆。
1、2000元乃至千元智能機市場熱度急劇升溫。據中關村在線網站調研中心一份報告,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上,三星、摩托羅拉、HTC三大手機廠商在售2000元以下智能手機數量分別為47、40和36款,居前三位。
2、雷軍曾反復強調小米拼的是“鐵人三項”,但全能冠軍在單一項目上就是打不過單項冠軍,一年間微信后來居上、俘獲1億多用戶,米聊的價值大打折扣。撥除開“鐵人三項”的自夸概念,人們發現目前小米對用戶真的有價值的地方,還是在于硬件、手機。
3、小米由挑戰者成為被挑戰者,業界由冷眼旁觀或不屑一顧轉變為心情復雜的羨慕嫉妒恨。
Pre-IPO輪估值40億美元的企業,如一年左右上市后市值會是多少?80億至120億美元應該是一個合理的價位。如果它五年后才會上市呢?對照Facebook五年前估值的話,400億至1000億美元才是正道,而前提是:它應該是一家“互聯網公司”。
Mi-One的玩法是支撐不起小米的“市夢率”的。當然,它對小米已然居功至偉。它鋪好了銷售渠道,打造出了一個不錯的品牌、積累了300多萬的用戶。那么,Mi-Two時代,小米的玩法如何升級呢?此前虎嗅曾在《小米怎么熬?》一文中提及:過去一年,小米更多“把精力投在做硬件上,對MIUI的開發和營銷勢頭都逐漸轉淡,但對小米來說,抓住MIUI、抓住小米的網上社區恰恰是再次領先后來的關鍵。”
已經獲得了生態圈頂端入口(或者說“入口門票”)的小米,如何向生態鏈下游或周邊拓展,是小米在Mi-Two時代需要完成的課題。
雷軍說“鐵人三項”(小米手機、MIUI、米聊),但筆者認為,說是“四架馬車”則更加貼切,即除了手機,IM、多硬件的布局、外加一個“米粉文化”,成了小米是否能夠支撐“市夢率”的關鍵。最后一點,看似虛,卻有可能成為其他公司模仿不來的競爭力。
Mi-Two
“Mi-Two搭載就是高通驍龍S4 Plus,而且將來會是WP8和Andriod雙系統!”雷軍兩個月前肯定地這么說。(關于小米2的配置,今天下午就揭曉,市場普遍猜測是:高通1.5GHz四核處理器,屏幕尺寸由目前的4.0英寸上升至4.6英寸,分辨率升高到1280×720,前后雙攝像頭,像素不會低于1200萬)
此前雷軍透露的消息遭到各對手間接反擊。OPPO、華為跳了出來,說要推出同樣處理器的移動終端。
但與OPPO們不一樣,有了大量融資的小米,最先出品的幾十萬臺Mi-Two完全可以以低價甚至虧本銷售,像去年那樣,戳中市場的X點。據此猜測,售價應該低于2000元。
這與Mi-One的手法如出一轍:小米依舊可以通過后期的規模效應與零部件價格逐步走低來獲利。
此外小米在渠道方面的構建也已打造完成,這兩天三大運營商的高管們,已有意識或無意識的用銷量數據來為小米造勢了。
前段時間,北京市政府還舉辦了關于“小米模式”的專項研討會,而且一位市委領導更是多次在會議中提到對小米公司的認可,隨之而來的會是會是政府采購?
但Mi-Two真的能走得如Mi-One般一帆風順么?
如果說小米一代體現出的種種性能不穩定,還能被用戶或輿論以“新公司”來體諒,小米二代面對的壓力、所處的參照系是很不一樣的。
運營商希望它帶動銷量,米粉們希望一款近乎“完美”手機的出現,投資者希望他們的銀子沒有白扔,還有周鴻祎、余承東們的無償監督。
這時的Mi-Two是容不得一點沙子的,但這是雷軍很難保證的。由于開發的天然滯后性,MIUI系統部分版本的宕機必然無法避免,而高通驍龍S4 Plus四核CPU的穩定性更是無人論證,在未來搭載了雙系統后,恐怕即便是WP自身問題,小米也必須成為最終的后果承擔者——這時對小米的批評聲音將會撲面而來,缺失了“新生”擋箭牌的小米恐怕無法招架。
小米TV
MIUI是小米的“鐵人第二項”,而它不僅限于用于手機。有傳言:“小米本次所融資的2.16億美元,其中將有一半用來與‘多看科技’聯合研發小米TV。”
小米TV的原型應該是什么樣子呢?它在兼顧了傳統TV的同時,搭載了MIUI,可自行安裝和卸載各類應用軟件、游戲、瀏覽互聯網,甚至你的遙控器可以是——Mi-Two手機?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