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大學時代首次創業起,便與創業結下了緣,二十年來四度創業,經歷了失敗也有過成功。2011 年起進入創業投資領域,從事天使投資和創業孵化工作,與投資圈內各方人士廣有交流,接觸過大量的創業者,投資和輔導了一批創業企業。
在從事天使投資和創業孵化工作的過程中,偶爾會發現一些令人興奮創業項目,大多數時候,見到的創業者雖有滿腔熱情,但其創業思路離“靠譜”二字相去甚遠,離融資成功和創業成功的距離就更遠了。就創業者常犯的一些錯誤,結合科技與互聯網行業特點,我總結如下創業經驗,把它稱之為“一個天使投資人眼中的創業成功法則”。
我深知成功無定式,但也確信這些共性至少是適合于草根創業者,可以幫助創業者降低摸索的成本,少走彎路。
一、平臺是煉出來的不是搭出來的
周鴻袆曾說過,“誰說我做的是平臺,你全家都是做平臺的”。平臺是煉出來的,不是搭出來的,用戶多了不是平臺也是平臺,沒有用戶叫平臺也不是平臺。比如 QQ 和 360 ,起初一個是聊天的工具,一個是系統檢查與保護工具,用的人多了,誰還能說他們不是平臺?那些動輒標稱做平臺的創業項目不容易被天使投資人看好。
任何一個領域,平臺只需要一個,甚至一個都不需要。倘若大家都來搭臺子,到底誰是戲班子啊?搭臺子的人往往是一方霸主或者政府工程。創業者應該多定位自己是個戲班子,甚至就是一個戲子,是要演出一場好戲的,是要面對觀眾的。戲唱好了,走到哪里何愁沒臺子?
一個好的應用產品,自身會具有快速傳播的能力,用戶不斷增長。有了用戶基礎,再基于這個產品的核心功能開發一些相關的應用, 自然就打造出了一個平臺。初創企業,著眼于應用,立足于產品,要把平臺的事丟到腦后。
二、創業者不能只是工程兵
一些創業者的商業計劃書就如同是一個產品經理的產品策劃書,談論的內容只停留在項目建設期,這是遠遠不夠的。建設一個項目固然不易,但運營一個項目更難。創業,與其說是要創造或開發一款產品,不如說是要推廣與運營一個產品。產生一個 idea 只需要幾秒鐘,開發出一款產品也許需要半年時間,但成功運營它并獲得回報可能需要一輩子的努力。
運營,說白了,就是如何獲得用戶和如何實現盈利的過程。有運營意識的人構建項目時著眼更長遠,不會被產品的技術細節羈絆,更注重于為用戶所創造的價值和產品價值的實現。沒有運營意識和運營經驗的團隊,有點像一幫工程兵、建設者,能力很強,能產出,但難以從產出中獲得回報。運營導向的團隊,動手能力對他們可能是一種挑戰,但他們可以選擇把產品外包給專業公司去做的,專注業務的經營并獲得利潤。
有些創業者以為運營是后期的事,要先把東西開發出來再去想運營的事,這并不是最好的思維方式。如果還沒有想好如何把產品賣出去,如何接觸到用戶,實際也沒有必要急著把東西做出來。把自己的著眼點放在運營上的創業者,其清楚的運營思路常常會使創業前期工作如產品功能規劃、開發階段劃分、產品形態和體驗設計更具實效。創業成功是環環相扣的,靠譜的創業項目,不能僅僅停留在建設項目上。
三、“實現”not“發現”
人類的種種基本需求自古以來就存在,一些高級需求、衍生需求一般也是人所皆知。把一些行業調研信息當做創業的驅動力量,覺得自己將做一件如何偉大而有使命感的事,是很多第一次創業的朋友容易犯的毛病。那些媒體文章與調研報告,被很多創業者當作創業指揮棒,視為發現點,是不大可取的。這些東西只是信息不對等,創業者獲悉較晚,并不是什么創新的發現,而且大多經過了人為的加工。
靠譜的創業項目,往往不是因為發現了人們一個如何隱蔽而潛在的需求,更不會是創造了一個什么樣的新需求,而是創造了一個新產品,或者發明了一個新方案,來滿足人們那些非常自然而廣泛又未被滿足的需求。著眼點在產品及滿足需求的解決方案上創業行動會顯得務實而穩妥,停留在發現需求上的創業行動,會顯得空洞而乏力,無法確定創業公司的前進方向與生存之道。
人人都可以是發現者,但能把握機會解決所發現的問題、滿足所發現的需求的人才會成為一個成功的創業者。
四、垂直必須有獨特的場景體驗與產品邏輯來支撐
在“一家獨大、贏家通吃”的互聯網時代,任何行業的綜合性門戶都必然要面對“剩者為王”的局面,而且“剩者”往往只有一兩個,每一個“王者”成王的過程都是異常慘烈的競爭過程。
初創企業基于實力考慮,不將自身定位為一個綜合性門戶,而是從一個細分的垂直領域入手尋找創業機會,這是明智之舉。可是,不少創業者簡單地認為,做垂直的業務就是做一個行業細分子類的業務,只是產品集中度的問題。其實不是這樣子的,做垂直業務是要找到某一個存在獨特體驗的細分方向,在這樣的方向上,綜合性的門戶不可能為了這一個細分方向而改變其總體的流程與體驗,從而才給了這一垂直業務成長的機會。不然的話,所有的分類細分都只會壓死在綜合門戶強大的用戶群體之下。
58 同城下面有太多的分類信息,京東商城上面有太多的產品品類,土豆已經很方便人們進行視頻分享……并不是把這些網站拆分成若干個品類,就可以出現若干個垂直業務的創業公司。有人想做一個專門的嬰幼兒視頻分享的社區,我問他嬰幼兒視頻分享與大眾視頻分享有何不同的功能需求與產品邏輯?答不上者就不會拿到投資。有人想做一個保健品電子商務網站,我問他保健品電子商務與日用消費品電子商務有何不同的功能需求與產品邏輯?答不上來者就不會拿到投資。能夠做成細分的往往都需要綜合門戶所照顧不過來的獨特的功能需求與產品邏輯,也就是獨特的體驗和用戶場景。比如專業人才招聘,比如專業家居電商,比如美容美發的移動互聯網創業,都需要有獨特的體驗。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