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軸
2012年10月,美微傳媒進行了第一次網絡私募。
2013年1月9日,美微傳媒啟動第二次網絡私募。
2013年2月初,經媒體報道后,該事引起熱議。
2013年2月4日,i黑馬邀請美微傳媒創始人朱江撰文對各種質疑進行了回應。
2013年2月28日,朱江宣布融資總額為107萬元。
2013年3月1日,創業家雜志對該事件進行了長篇報道。
2013年3月4日,朱江透露,自己被中國證監會北京監督局約談。
2013年3月20日,美微傳媒發布公告稱,將退回公開募集的所有款項,首例網絡私募告敗!
附:@我是朱江:我為什么進行網絡私募?
從2012年6月份創辦美微傳媒以來,作為創始人,一直在找方向、找錢、找人,我發起了一個“尋訪中國100家公司CEO”的活動,采訪了包括中搜陳沛、YY語音李學凌等創業公司CEO,在尋訪路上,一邊采訪一邊與各種各樣的投資人見面,我前后一共見過100多個天使投資人、投資機構,仔細深入溝通的有26個,花費了大量的時間進行資料準備,改了很多次的《商業計劃書》,已經做了將近30頁,對商業模式的各種模型、數據、論證,各種風險可控制的防范措施,財務預計、成本測算…我從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畢業兩年后,竟然將塵封多年的商學院知識又一次反芻。
結果是,我花了四個月的時間與投資人見面,來去機票以及各種成本花費巨大,但沒有得到一分錢,甚至跟有些著名投資人談了很多次以后,得到的是“不投不熟悉的領域”這種簡單拒絕,我所花費的大量時間精力,成了別人的時間消遣。
這個時候我才知道,所謂跟一個投資人在電梯間講一個非常棒的創意,然后他就投了創業者,后來成就了一個偉大的公司,這種故事,只是美國童話的中文翻譯版。
在創業的路上,時間是創業者最承擔不起的成本,所以我決定用自己的方式,在法律的紅線范圍內,做一次通過自媒體的資金募集,在沒有投資的狀況下,背水一戰,反正我也是光著腳的苦逼創業者。
從產品營銷的角度看,美微傳媒的理想是成為一個公眾商業財經媒體平臺,那么它特點的公眾屬性是可以吸引更多的公眾關注,同時,從我們的電視節目《創業法脈》來看,既要記錄別人的真實故事,我們自己身體力行的探索也是法。
怎么賣?
2012年10月5日,我開通了自己的淘寶店,放上了第一個產品:美微傳媒會員卡,100元/張,這個會員卡除了具備一些權益,比如訂閱電子雜志等等,另外配送美微傳媒的原始股份100股。
我按照公司未來一年的初創規模和收入預期,假設了一個公司估值為2千萬,按照每1塊錢一股,我將其中的2%拿出來,即40萬股票進行認購,在我個人的自媒體平臺新浪微博上發布廣告。
私募的結果
首次網絡私募,我原本心里的預期是賣出去5萬左右,雖然準備出讓40萬的股份,但沒想到的是,10月5日晚上21點掛出后第一單由深圳一個網友拍下,數量是2萬元,隨后5天時間,一共有481個網友認購,到10月10日晚,一共認購了38.77萬。
在完成首次私募活動之后,我利用出差拜訪廣告贊助商的,在每一個能到達的城市,拜訪當地的投資者,我們在星巴克、麥當勞、客戶的辦公室甚至路邊,有的交談長達三四小時,最簡短的十五分鐘,我給他們講了公司的運營計劃、產品和目前狀況,以及我的理想,我每見到一個投資者,都會問他一個問題:你不認識我,你為什么投資給我?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