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額融資能撐起多大野心? 從基礎的出租車市場,到專車服務,滴滴和快的們的燒錢競爭令人咋舌,“兩年20億(人民幣)”的燒錢速度,讓即使是燒錢大戶的視頻網站也望而興嘆――即使這樣,也沒能燒出一個一統天下。 在完成7億美元融資后,滴滴已經開始大規模燒錢,打車紅包和專車紅包都比之前闊綽不少,讓用戶領略到“任性”快感。同樣,一旦快的打車8億融資消息屬實,或許新一輪的燒錢活動即將開始。 事實上,滴滴和快的們目前大部分的資金去向還是用戶補貼上,無論用戶端還是司機端,事實證明補貼力度十分巨大。 今年年中,快的打車、滴滴打車先后推出專車服務,為迅速擴大用戶及市場規模,二者不惜血本拿出各種補貼辦法,以致其資金消耗迅速上升。 據一位接近滴滴打車的投資人士透露,現在滴滴打車公司每月的資金消耗已經超3000萬美元,而事實上它的補貼并未收緊,反而有愈發猛烈之勢。以其繼續大規模補貼司機、補貼用戶的做法來看,這一數字還將進一步擴大。 另外,在專車業務方面,目前滴滴和快的都在加大力度布局:批量引進車輛、司機、地推,不斷改進車內配套設施、配置,同時將專車服務迅速滲透于更多城市,城市規模擴張及市場份額占有等。而這一部分的成本,其實也是一個不小的開支。 業內人士分析稱,以此速度推算,一次融資也只能維持其一年的消耗,待一年之后又需要新的融資進來,除非期間實現盈利,但這種可能性較小。 值得注意的是,在融資過后,滴滴打車開始大力推廣專車,專車出行的習慣也因搶專車紅包而逐漸形成。而1號專車自推出后,補貼力度也不小,或許還將借著這次“融資”再沖一把。 除此之外,無論滴滴打車還是快的打車,從未停止對于自身品牌的推廣以及用戶裝機量的提升。現在無論樓宇間、公交站牌抑或商業區的LED廣告屏幕,隨處就可見到滴滴或是快的打車的大幅廣告,滴滴甚至還砸向了電視廣告,以及借電影《一步之遙》加大宣傳力度,據透露僅《一步之遙》和邀請明星等宣傳活動就花掉了滴滴1-2億元,因而這部分開支不容小覷。 事實上,與其他諸多互聯網細分市場不同,打車軟件市場并沒有太豐富國外經驗,Uber依然專注于打車服務,深挖用戶體驗以及逐漸衍生出的一些邊際服務,但對于滴滴和快遞而言,基礎服務收效尚微的前提下,還暫難效仿。 因而這就決定了滴滴、快的們,需白手起家、自我摸索――而這也只是全面戰爭的開始。新業務的拓展,以滴滴和快的為首的打車軟件們,還需要邊戰斗邊學習,可行的方向和凸顯潛力的業務,必將迅速白熱化,燒錢補貼或在所難免。 未來,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化的發展,使用終端協助自身完成生活需求或將越來越主流,而打車軟件也在順應這個潮流,它或將繼續存在,只是在其商業模式尚未明確、用戶習慣暫未形成的市場大環境下,背靠巨頭的“燒錢大戰”依然持續。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