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政府轉向引導支持
中國風險投資研究所所長陳工孟28日在合肥舉行的中國中部科技創新與風險投資高層發展論壇上說,中國風險投資的政策環境今年以來得到了很大改善,但風險投資業仍處于“外熱內冷”的局面,本土風險投資機構機制不順是根本原因。 陳工孟解釋說,“外熱”是指境外風險投資在中國非常活躍。數據顯示,僅今年上半年就有幾十家境外風險投資基金專門投資中國,資金的總量達到幾十億美元。“內冷”則是指本土風險投資機構發展緩慢。2000年全國的風險投資機構曾超過400家,但現在仍在做風險投資的不到100家。有一些現在還掛著風險投資的招牌,實際上卻在做房地產、炒股票。
陳工孟說,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國目前的風險機構95%以上都是國營的,具備了所有國有企業的通病,沒有一套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用人機制和監督機制。
陳工孟指出,政府在發展風險投資的過程中,不要去直接創辦、主導風險投資機構,而應該引導、支持風險投資機構發展,出臺切實有效的政策,包括設立引導基金、提供稅收優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