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日前表示,創業板市場經過兩年多的發展,板塊規模穩步擴大。截至2011年底,上市企業281家,市值7433.79億元。創業板市場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作用得到積極發揮。
總市值超7400億元
這位負責人介紹說,創業板市場經過兩年多的發展,板塊規模穩步擴大,市場功能積極發揮,總體運行平穩,實現了良好開局。
一是市場規模穩步擴大。證監會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和程序,有序推進發行監管工作。截至2011年底,證監會共受理創業板申報企業630家,完成審核442家;召開發審委會議220次,審核企業376家,通過企業314家;上市企業281家,市值7433.79億元。
二是投資者結構逐步優化。投資者參與積極,機構投資者累計交易金額占交易總額比例由2009年的2.24%提高到9%,持有流通市值占比由2009年底的3.56%提高到33.6%。
三是經營業績持續增長。2008-2010年,創業板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為29.58%,凈利潤復合增長率為38.4%。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超過50%的公司達30家,占16%;凈利潤復合增長率超過50%的公司有43家,占23%;有4家公司凈利潤復合增長率超過100%。
四是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積極保護。要求發行人在招股說明書顯要位置采用統一文字格式提示創業板特有的市場風險;在招股說明書“重大事項提示”等部分針對公司的行業特點和特有的經營風險作充分披露;在刊登《發行公告》的同時刊登《投資風險特別公告》。在發行監管中,嚴把審核關,嚴防財務造假和欺詐上市;及時處置違規事件,對涉及9家申報企業的6家保薦機構和18名保薦代表人采取了監管措施。
這位負責人表示,創業板推出以來,經受住了市場環境急劇變化的考驗,未出現惡性欺詐上市和惡性市場炒作事件,市場總體運行平穩。
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
這位負責人表示,運行兩年多來,創業板市場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作用得到積極發揮。
一是對創新型企業發展的支持效果積極顯現。企業上市后品牌影響力大幅提升,運作更加規范,發展邁上了新臺階。
二是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促進作用逐步發揮。創業板推出后,證監會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創業板推薦工作的指引》,明確重點支持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與新醫藥等領域,與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高度一致。在已上市企業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企業占比達88.19%。
三是完善金融支持科技發展機制的作用初步顯現。創業板市場的推出完善了金融支持科技發展的創新機制,加快了科技成果的產業化。
四是對創新創業的示范帶動效應顯著增強,極大地激發了全社會范圍的創新創業熱情。
這位負責人說,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市場各方的支持下,創業板市場建設取得一定成績。但是,創業板市場運行時間還不長,還是新生事物,創業板企業大多屬于新興行業,有很多新特點、新模式和新風險,需要我們不斷強化理解和認識。下一步將進一步認真分析、正確認識、妥善解決創業板市場改革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完善相關制度,改進工作方法,與市場各方共同推動創業板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