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天水婦女李某受網上“偷菜”游戲誤導,上演現實版偷菜鬧劇因違法被拘留罰款。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工作人員前日接受記者采訪時稱,等文化部會商研究后,“偷菜”的游戲功能或將取消或將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改良。
網游管理有法可依
記者前天電話采訪文化部文化市場司時獲悉,2010年8月1日起實施的《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第四章第十六條明確規定:網絡游戲經營單位應當根據網絡游戲的內容、功能和適用人群,制定網絡游戲用戶指引和警示說明,并在網站和網絡游戲的顯著位置予以標明。以未成年人為對象的網絡游戲不得含有誘發未成年人模仿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和違法犯罪的行為的內容,以及恐怖、殘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內容。
“偷菜”游戲有可能被取消
記者就網上“偷菜”游戲是否納入監管,以及下一步能否就“偷菜”功能進一步采取限制措施等相關問題,采訪了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執法監督處。一位姓李的值班人員獲悉具體情況后表示,他們也陸續接到國內其他省份市民電話投訴反映“偷菜”游戲對孩子和成人帶來的影響和危害,但是文化部目前還沒有就此事開會專題研究。
這位工作人員表示,下一步,他們將開會研究制定具體措施,對于網上“偷菜”游戲,他稱,游戲中種菜、澆水、施肥等功能確實能為青少年等網民提供一個充滿自然情趣的虛擬網絡平臺,但互動“偷菜”功能屬于簡單機械的操作,并沒有啟迪思維和開發智力的益處,有可能對此類游戲的“偷菜”功能逐步取消,也可能對這類網絡游戲進行改良,徹底為廣大網民提供一個積極向上的虛擬平臺,減輕對青少年道德及價值觀的負面影響和危害。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