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也團購,樂也團購,這恐怕是眾多團購者錯綜復雜而又矛盾的心理表象。究其原因,團購本身無罪,但團購產業鏈上各方的“七宗罪”卻攪得消費者心緒難平。
第1宗:吸金圈錢
在美國,像Groupon、Living Social等團購網站,如果用戶對其購買的服務不滿意,可以獲得全額退款。但是中國團購網站卻不曾學習其美德,僅偷用其模式,再冠以自身的“奸商”之心,欺詐國內消費者。
首當其沖,支付方式存在漏洞。大多數消費者被要求通過支付寶、網上銀行等支付平臺預先付款,而并不是收到、確認商品或接受服務后付款,因此當商品或服務出現質量瑕疵,消費者要求團購網站退款時,一些不規范網站便以種種借口拖延辦理甚至不予退款,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未消費”的吸金現象亦不容忽視。相關數據顯示,“未消費”的比例通常是30%-50%,這是一個讓人吃驚的數字。而團購網站和商家早已對這猶如“天下掉餡餅”般的不義之財“了如指掌”。有業內人士分析,若團購1000人,其中將有300-500人不前往消費,而如果每單100元,則會直接有3萬-5萬元作為毛利落入團購網站的口袋。這也正是很多團購網站敢于“不加價、甚至賠錢發起團購”的核心原因。
如“瘋狂鋼琴”曾于今年暑期與“大洋團”進行先后兩次88元鋼琴課程和66元古箏課程的團購合作,而這種課程都是有時效限制的。過期作廢,瘋狂鋼琴就等于在沒有提供任何服務的情況下,不費九牛一毛的力氣便和大洋團進行了利潤瓜分,消費者卻大多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所付的款項掉入團購商業陷阱,攤手聳肩做無可奈何狀,來自我解嘲。
第2宗:商家資質
團購網站由于對商家資質審查環節缺失而造成消費者利益受損,是其廣受詬病的原因之一。今年6月,一些消費者通過糯米網團購了三里屯3.3大廈的“GAMEPARK熱玩俱樂部”的游戲卡,但到8月份發現該游戲俱樂部已經關張,上百名消費者向糯米網和電玩城工作人員討要說法。
盡管很快糯米網對消費者的損失已經作出了全額無條件退款的承諾,并在其網站上公布了相應的退款標準、流程、時間,但有參加此次團購的王女士表示,糯米網至今未兌現對大部分消費者的賠償承諾,目前他們已成立專門維權QQ群,討論解決此事。
糯米團的商家走人事件雖僅為團購行業亂象又增一例。但不良商家消費陷阱,卻對團購行業造成很大的負面作用。如何填補團購網站的相關制度空白,仍有待網站管理者和相關部門的推動。
第3宗:隱性消費
為數不少的團購產品都存在隱性消費問題。消費者購買折扣券、優惠券后,進店消費時往往會被店家推銷其他付費項目,產生不自主的隱性消費甚至“強制消費”,降低了消費者享受服務的愉悅感,侵害了其自主選擇權。
“兩張電影票加可樂、爆米花和冰激凌,團購價需40元。”這個由“糯米網”推出的雙人電影套票優惠券,兩天吸引了15萬網友。此前,陸續有自稱已使用過優惠券的網友說,盡管優惠券上寫著“遇特殊影片,每張影票需加10元”,但在一線城市,這種優惠券只能觀看60元以下的影片,而幾乎所有的影片票價都在70元左右,這意味著兩個人使用優惠券看電影,還要補交20元。團購網站以低價吸引人,去消費時商家卻有“附加條件”,這讓本來圖實惠的參與團購的人叫苦不已。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