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可以選擇什么時候用,什么時候不用
駱家輝表示,在這個網絡生態系統內,每個網絡用戶都可以相互信任彼此的身份,這個系統并不由政府控制,網絡身份證也不是國民身份證。美國政府將尋求獨立的網絡技術供應商來設計、建造和提供網絡身份識別技術,網絡用戶也可以自主選擇是否擁有網絡身份證。
白宮網絡安全協調員霍華德·施密特也在同一場合表示,有了網絡身份證,網上銀行交易等的可信度便會大為提高,網絡用戶不用再擔心身份遭到冒用。但設立網絡身份證并不意味著網民匿名上網的權利會受到影響,美國政府也絕不會通過網絡身份證的設立,來構建中央數據庫。他說:“即使有了網絡身份證,用戶也可以選擇什么時候用,什么時候不用。你可以用昵稱在網上留言,然后用真實身份去購物!
據美國《計算機世界》雜志網絡版報道,除了能夠增加網絡安全,網絡身份證還可以通過創建和應用更多可信的數碼身份,讓網絡用戶少記甚至完全不用去記那些煩人的密碼。報道說,推出網絡身份證,是美國加強網絡安全建設的一個步驟。早在就職之初,奧巴馬政府便進行了一次名為“網絡安全回顧”的調查,根據調查結果,美國政府認為應加強對網上交易等網絡行為的安全和隱私保護。
只是數字證書
政府正在起草“網絡空間可信身份國家戰略”
實際上,網絡身份證就是數字證書,是一段含有證書持有者身份信息并經過認證中心審核簽發的電子數據,只要在網絡環境中有需要識別用戶身份、進行信息交換和傳輸的地方,都可以用數字證書保障安全。
雖然駱家輝和施密特都苦口婆心地強調,推出網絡身份證是要提高上網的安全性和更好地保護用戶隱私,但還是有很多人擔心這個計劃會使自己在上網時受到監控。為此,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為此建立了一個新網站,通過問答的形式向網民介紹網絡身份證的廬山真面目,以求消除誤解。該網站介紹說,政府推出網絡身份證的初衷,就是要讓網絡用戶通過提供盡可能少的個人信息,來獲得盡可能安全的網絡身份證明。
《計算機世界》雜志網絡版的報道說,奧巴馬政府曾經考慮讓美國國家安全局或者國土安全部來實施這項計劃,但正是由于擔心可能會引起民眾對政府情報部門染指網絡隱私的顧慮,才最終選擇了商務部。據悉,目前美國政府正在起草“網絡空間可信身份國家戰略”,施密特在去年6月發布了這一戰略的初步版本,新版本預計將在未來的幾個月內公布。
便于打擊網絡犯罪
聯邦調查局已建立了15個“區域性電腦取證實驗室”
近年來,美國政府不斷加強打擊網絡犯罪的力度。目前,聯邦調查局已在美國建立了15個“區域性電腦取證實驗室”,以追蹤一系列網絡犯罪行為,包括傳播計算機病毒、盜用網絡身份、信用卡欺詐、安插惡意軟件、黑客入侵、網絡色情和網絡“釣魚”等。日前,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羅伯特·米勒在參加一個“區域性電腦取證實驗室”落成典禮時說,美國境內的網絡犯罪行為日益猖獗,電腦、智能手機等終端和其他IT技術成為犯罪組織和個人從事網絡犯罪的工具。設立“區域性電腦取證實驗室”后,網絡犯罪調查工作變得更為規范,案件偵破率有所提高,進一步增強了美國的國家安全。
此間評論人士認為,建立“區域性電腦取證實驗室”和擬推出“網絡身份證”,可以看作是美國政府通過兩手來加強網絡安全,即一手打擊犯罪,一手預防犯罪。
(本報洛杉磯1月16日電)
近日,美國政府準備推出“網絡身份證”的消息在美國社會引起熱議。美國商務部長駱家輝1月7日在斯坦福大學經濟政策研究院透露,政府將通過推出網絡身份證,來構建一個網絡生態系統,商務部會成立專門的辦公室來處理這個項目。他認為,互聯網現在面臨著“用戶信譽”問題,如果網絡用戶特別是網購者能夠在網上感到更加安全,互聯網的潛能便會得到更為充分的發揮。
不是國民身份證
用戶可以選擇什么時候用,什么時候不用
駱家輝表示,在這個網絡生態系統內,每個網絡用戶都可以相互信任彼此的身份,這個系統并不由政府控制,網絡身份證也不是國民身份證。美國政府將尋求獨立的網絡技術供應商來設計、建造和提供網絡身份識別技術,網絡用戶也可以自主選擇是否擁有網絡身份證。
白宮網絡安全協調員霍華德·施密特也在同一場合表示,有了網絡身份證,網上銀行交易等的可信度便會大為提高,網絡用戶不用再擔心身份遭到冒用。但設立網絡身份證并不意味著網民匿名上網的權利會受到影響,美國政府也絕不會通過網絡身份證的設立,來構建中央數據庫。他說:“即使有了網絡身份證,用戶也可以選擇什么時候用,什么時候不用。你可以用昵稱在網上留言,然后用真實身份去購物。”
據美國《計算機世界》雜志網絡版報道,除了能夠增加網絡安全,網絡身份證還可以通過創建和應用更多可信的數碼身份,讓網絡用戶少記甚至完全不用去記那些煩人的密碼。報道說,推出網絡身份證,是美國加強網絡安全建設的一個步驟。早在就職之初,奧巴馬政府便進行了一次名為“網絡安全回顧”的調查,根據調查結果,美國政府認為應加強對網上交易等網絡行為的安全和隱私保護。
只是數字證書
政府正在起草“網絡空間可信身份國家戰略”
實際上,網絡身份證就是數字證書,是一段含有證書持有者身份信息并經過認證中心審核簽發的電子數據,只要在網絡環境中有需要識別用戶身份、進行信息交換和傳輸的地方,都可以用數字證書保障安全。
雖然駱家輝和施密特都苦口婆心地強調,推出網絡身份證是要提高上網的安全性和更好地保護用戶隱私,但還是有很多人擔心這個計劃會使自己在上網時受到監控。為此,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為此建立了一個新網站,通過問答的形式向網民介紹網絡身份證的廬山真面目,以求消除誤解。該網站介紹說,政府推出網絡身份證的初衷,就是要讓網絡用戶通過提供盡可能少的個人信息,來獲得盡可能安全的網絡身份證明。
《計算機世界》雜志網絡版的報道說,奧巴馬政府曾經考慮讓美國國家安全局或者國土安全部來實施這項計劃,但正是由于擔心可能會引起民眾對政府情報部門染指網絡隱私的顧慮,才最終選擇了商務部。據悉,目前美國政府正在起草“網絡空間可信身份國家戰略”,施密特在去年6月發布了這一戰略的初步版本,新版本預計將在未來的幾個月內公布。
便于打擊網絡犯罪
聯邦調查局已建立了15個“區域性電腦取證實驗室”
近年來,美國政府不斷加強打擊網絡犯罪的力度。目前,聯邦調查局已在美國建立了15個“區域性電腦取證實驗室”,以追蹤一系列網絡犯罪行為,包括傳播計算機病毒、盜用網絡身份、信用卡欺詐、安插惡意軟件、黑客入侵、網絡色情和網絡“釣魚”等。日前,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羅伯特·米勒在參加一個“區域性電腦取證實驗室”落成典禮時說,美國境內的網絡犯罪行為日益猖獗,電腦、智能手機等終端和其他IT技術成為犯罪組織和個人從事網絡犯罪的工具。設立“區域性電腦取證實驗室”后,網絡犯罪調查工作變得更為規范,案件偵破率有所提高,進一步增強了美國的國家安全。
此間評論人士認為,建立“區域性電腦取證實驗室”和擬推出“網絡身份證”,可以看作是美國政府通過兩手來加強網絡安全,即一手打擊犯罪,一手預防犯罪。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