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0年,新浪微博風剛刮起時,筆者已經感覺到,一場信息交流的新革命就要到來了,將被革命的,正是現在勢頭正旺的國內互聯網“一哥”:騰訊。
隨后的發展愈加證明了這一點:春節期間,新浪和騰訊之間的“微博之爭”已有風雷之勢。面對新浪微博沖擊帶來的被動局勢,騰訊微博再次發力,與《一年又一年》、《非誠勿擾》等節目以及央視、湖南衛視、深圳衛視、東方衛視春晚等合作,還破天荒地為單一業務在央視投放電視廣告,推廣騰訊微博。
但騰訊的努力似乎收效甚微,雖然在春節期間號稱微博用戶過億(新浪才5000多萬)。但實際上,真正活躍的微博用戶卻多在新浪,新浪在一定程度上架空了騰訊。騰訊微博用戶活躍度以及話語權人群的數量皆不及新浪。
從百度指數看,騰訊微博在央視投放前后,搜索騰訊微博和新浪微博的流量并沒有明顯的變化。這說明新浪微博的前期推廣已深入人心,用戶使用習慣已經形成。甚至有人寫“騰訊真可憐,花了幾千萬元贊助春晚,結果人人都以為是新浪的微博……”
瑞士信貸的新浪投資報告指出:微博作者在騰訊上有更多粉絲,但關注人數和發微博數遠少于新浪;新浪微博用戶比騰訊活躍,因此新浪微博價值更高;用戶用在新浪微博上的時間增多,且以其他社交網站時間減少為代價;廣告主對新浪微博興趣濃厚;上調新浪目標股價至105美元。
這樣發展下去,無疑會逼急騰訊,一場大戰在所難免。據騰訊內部人士透露,前十年看IM(即時通信),后十年看微博,騰訊微博最近的推廣力度之大也代表了騰訊對于微博戰略意義的重視。
新浪與騰訊雖然一直以來都因為門戶等問題,展開過數次小型網上口水戰,但都沒有如此大動干戈。為什么這次一個小小的微博,竟能掀起如此大浪,讓巨無霸騰訊也深感恐懼?
因為這次新浪微博撼動的是騰訊的根基——聯系,以及聯系基礎上的關系網。如果聯系根基不再,騰訊大廈將傾。
我們知道,騰訊是憑借QQ成長起來的,而QQ本質上是一種聯系方式。一直以來,人們的聯系方式都在不斷演進,從語言、文字、電報、電話到互聯網,人們并不在乎聯系方式是什么,只要有更好的方式出現,就會很快習慣而逐漸放棄舊有方式,例如電子郵件對書信的替代。
騰訊憑QQ在中國互聯網界一枝獨秀,那是因為還沒有更好的聯系方式出現。但自2010年來,移動互聯網興起,以無處不在的信息流顛覆了傳統的互聯網使用習慣,在這個即將爆發威力的領域中,微博作為先鋒出現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