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媒大家談第三期:地方網媒要跟市場要效益
嘉賓:朱琪 東方網財經資訊中心副總監(十一年網媒從業經驗)
主持:修相科(半島網副主編)
【導讀】朱琪,2000年踏入網媒,11年來一直在東方網不同部門不斷“下崗再就業”。在這一期的對話中,他與我們分享了對地方網絡媒體發展的看法,也分享了在網絡編輯招聘方面的經驗。朱琪說,地方網媒是官網,但不能像官網。地方網媒的核心資源就在地方政府。因此他提出八個字作為地方網媒的經營之道:背靠政府,面向市場。而在網絡編輯招聘方面,他不喜歡一錘定音,通常的做法是先面試后實習,最后再決定誰能留下來。地方分站搶不走地方網媒的市場
修相科:你感覺現在的網媒環境跟2000年比,最大的變化是什么?
朱琪:當時是旗幟林立,如今是山頭林立。當時門戶網站為盈利,新聞網站為陣地,各舉各的大旗,目的和訴求都不同。彼此也都是在旗下各做各的事,有羨慕嫉妒恨,但沒有實質的競爭。如今大家都在共同的市場中,門戶網站和新聞網站的訴求已經統一,都是生存和發展,無非是原始資本的驅動屬性不同,因此就不再是旗幟林立,而是齊占山頭。站在局外,一望之下,豈非大小山頭林立。這個根本的變化,導致了我們看到的很多其他變化。
修相科:昨天跟奧一網楊紅輝也聊到網絡媒體競爭的問題,你感覺地方網媒跟全國網媒的爭奪空間的態勢已經形成了嗎?全國門戶和中央新聞網站紛紛發力地方網媒市場,開設地方分站。
朱琪:門戶網站和中央新聞網站在地方的拓展,看似相同,實則各有各的路。
我覺得門戶網站在地方建站或共建站,是從互聯網門戶到跨平臺門戶必然的落地扎根。門戶網站本身無根,你很難說新浪是哪個城市的新浪,騰訊也未必就是深圳的騰訊,門戶網站本身各塊業務飄在互聯網上,如今門戶網站早已不局限在互聯網,跨平臺實現融合媒介就必須有根,但又不是某一地一市的根,而是要盤根錯節,才能枝繁葉茂。所以門戶網站搶占地方,鋪展其各塊業務,是發展階段中的必然。
在這個必然中,未必就是對地方的強攻,我們看到更多是變相收買、招安收編,這就是另一個話題。但我相信,門戶網站的地方戰略中還有個“必然”,就是:合作大于競爭。因此,地方網媒倒是從中有機會可覓,有機會可乘。
而中央新聞網站在地方建站,當然有發展的需要,但我覺得更多成分還是其傳統媒體網絡化角色轉型的深化必然。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中青網等本身傳統媒體在地方都有記者站甚至分社,如今網站的地方戰略,無非是把原來地方上的記者站和分社傳統媒體機構和資源網絡化,或者把已分散網絡化的地方資源,統一管理起來。這個過程本身是傳統媒體網絡化進程的第二階段(第一階段是總社的網絡化),是一種基于管理的手段。在此之后,各地方網站如何發揮作用,如何與總社網站協同發力,其中的課題之難,遠遠超出建地方站本身,因為這個課題,各中央媒體幾十年都在處理,都沒有完全處理好,托身互聯網后,也未必一夜夢醒。
以上這兩者的區別,導致了門戶網站和中央新聞網站,在地方戰略本質目標訴求、組織架構、管理模式、協同發力等各方面的完全不同,也將導致地方網媒在應對策略上的完全不同。
修相科:所以你的觀點是,他們不會圈走地方網媒的市場。
朱琪:地方網媒有市場嗎?地方網媒如果本來就有堅實的本地市場占有率,能容易被搶嗎?地方網媒如果本來就沒有堅實的本地市場占有率,又何來被搶一說?
修相科:此話雖然聽起來別扭,但是品起來有理。畢竟除了少數幾家發展較好的地方網媒,大部分的地方網絡市場還在發展培育期。
朱琪:市場從來就不是別人搶走的,而是自己搶不到的。好比戰國爭雄,國之興旺榮危,從來不在別國,而在本國之變法圖強。地方網媒要背靠政府面向市場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