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時尚可能都是膚淺的,但高爾夫不是。恰恰是這項不膚淺、能使人最容易、最自在地表達自己的運動,在中產階層日益壯大的中國,滿足了這類人群在精神家園中的需求。精神亦離不開物質的慣性,高爾夫的蛋糕正是給想要服務于此的角色一個巨大的生存空間。
中產階層的定義十分廣泛,他們大多從事腦力勞動,主要靠工資及薪金謀生,一般受過良好教育,具有專業知識和較強的職業能力及相應的家庭消費能力;有一定的閑暇,追求生活質量,對其勞動、工作對象一般也擁有一定的管理權和支配權。同時,他們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公德意識及相應修養。換言之,從經濟地位、政治地位和社會文化地位上看,他們均居于現階段社會的中間水平――這是一個貌似明晰,實則含混的定義。不過,這類人群的種種特質均迎合了高爾夫在我國的發展。也就是說,實際上,中產階層才是參與我國高爾夫球運動發展的主要人群。
目前,“中產階層”被賦予極高的消費能力想像,豪宅、私家車、時裝,當然,還有情調。 筆者曾經看過一段這樣的描述:“年齡在30歲左右,穿著講究,看各種銅版紙印刷的精美時尚雜志,受過良好教育,有不錯的收入和體面的工作,自己駕車或出門就打車,經常出現在高爾夫球場,參加周末Party,言談中不時夾雜著英語單詞。”
除了這些特征外,中產階層的人們往往都對互聯網的精通程度甚高。他們善于利用互聯網找到一切想找的資訊、信息、甚至是不同圈子的朋友等等。舉個例子,現在利用網絡訂場,約特定圈子好友打高爾夫的人越來越多。他們不僅需要知道剛剛結束的PGA錦標賽上是誰奪得了冠軍,更需要知道國內有什么賽事、活動可以報名參加,更重要的是,他們還需要找到自己的高爾夫球友圈子,互動、聊天、約球、PK等等。國內知名網絡泛高爾夫網敏銳的察覺到了這些特性。
現實中的黃先生即是泛高爾夫網的忠實使用者。任職于國內某4A廣告公司的黃先生是個十足的高爾夫愛好者,在接受采訪時,黃先生對網絡的要求就是能滿足他在高爾夫方面的需求。他說:“我之前習慣用XX高爾夫,因為這個網站的資訊和新聞比較全面。但之后,我發現了更加全面的泛高網,就新聞的容量來說,泛高網有區別的于XX的入手點,對于我們這些小中產的其他服務可謂十分完善。其實網絡使用只不過是一種習慣。當你對這個網站滿意,并且習慣打開電腦后第一時間打開這個網站,靠得就是需求點的吻合。”
事實上,國內的中產階層人群正在日益壯大,高爾夫的發展也必然會日新月異。國內高爾夫的蛋糕目前還處于被分割的初級階段,在第一階段相關服務的競爭中,服務完善,能夠切身的站在打球者立場上的網絡體系必將獲得成功。
細細的對比了國內的幾大高爾夫類網站,大多各有側重,新聞制勝的XX網,訂場出名的21CN,視頻見長的網絡電視,其中以綜合性、服務性為首的泛高網最被看好。而將這些不同的專業點匯集在一起的就是泛高網,其服務模式和架構已經確立。泛高爾夫網自成立之初就致力于推動中國高爾夫運動的普及與推廣。如果沒有廣泛用戶群的支撐,中國的高爾夫行業就沒有可能產生和創造巨大價值,為此,泛高爾夫網主張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并參與這項運動。在已經獲得了廣泛認可的網站體系下,如果再將各項服務內容更加豐富,成為國內高爾夫類網站的龍頭將為眾望所歸。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