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員也可以傳染?
就在近兩個月內,國內互聯網公司集體陷入裁員糾紛。今年7月,窩窩團被曝裁員100多人;8月18日,高朋網開始對上海分公司的編輯部門裁員,當天就有將近60人被裁撤,目前的裁員總數超過400人;8月底,電子商務新貴凡客被曝裁員5%,而就在9月9日,又有消息稱小額外貿電子商務平臺公司敦煌網整體裁員30%。
盡管凡客對裁員事件不做回應,敦煌網副總裁于立宏對記者亦否認了30%這一說法,但記者經多方求證,這幾家公司的裁員行動確實正在進行。幾大電商企業在此刻不約而同地減員,著實值得推敲。
“這些都是企業急于求成的戰略造成的,”知名互聯網評論家謝文說道,“為了盡快擴張上市,不少團購企業在開張半年內就增長到一兩千人的規模,但后臺的管理能力根本跟不上企業的擴張。本末倒置后,它們根本無法避免成長的痛苦。”
而在麥考林電子商務總經理浦思捷看來,這些裁員事件有一個共同點,即階段性目標定得過高,擴張太快導致資金鏈緊張,而這些企業都用了短平快的方式來獲得暫時性的資金“松綁”。
當下持續發生的“裁員潮”,也將“網商入冬”的論調進一步推高。不過,摩立特集團合伙人陳兆豐則認為,發生裁員的企業在盈利模式上存在共性問題,即“營銷成本、銷售成本比較高,可能已經超過投入所帶來的回報”,長此以往,不可持續。換言之,行業的岌岌可危從表面上看是資金問題,實質則反映了自身盈利模式的脆弱與管理的混亂。而此番密集的調整,招人與裁人的時間間隔與緣由上的混亂,則充分暴露出電子商務行業盲目擴張、野蠻生長的弊病。
裁員接力賽
就在年初,凡客CEO陳年還表示今年將猛砸10億元進行市場推廣,并將全年的銷售目標定為100億元。但裁員信息傳開后,一封《三問陳年》的郵件中寫道,“每一個部門必須出5%的(裁員)名額,請問年初瘋狂招人目的何在?”
在浦思捷看來,凡客很有可能是“去年第四季度做了較高的銷售計劃,當時的資本市場又好,因此在今年有一個大躍進的心態”,反映到招聘計劃上,凡客的人員擴張也必然按著銷售額的增長計劃完成。
“下半年的經濟環境使美國的風險投資一下子收緊,與此同時,投資人認為中國的電子商務雖然來勢洶洶,但這種模式究竟該怎么走、能走多遠,其實并不明朗。這種情況下,電子商務公司很難融到錢,要繼續生存,裁員就成了繞不過的坎。”浦思捷如是表示。
在家居建材團購網站齊家網CEO鄧華金的觀察中,納斯達克與中國概念股的蜜月期已經過去,VC市場如今對國內電商行業已經相當謹慎,“今年7月后沒拿到投資的企業現在非常痛苦”。鑒于資本的收緊,有電商公司在眼下報出的融資價格已經低于前一輪。“到明年年初,我感覺有一批公司的風險會非常大,很可能會出現倒閉潮。”
2007年10月成立的凡客,目前已躋身中國網上B2C領域收入規模的前四位。在2008年7月前,公司創造了10個月完成三輪融資的成績。2010年5月,凡客又完成了第四輪5000萬美元的融資,去年12月,公司完成了第五輪高達1億美元的融資。從2007至2010年,凡客的銷售額近乎達到了三百倍的增長速度。
盡管成立以來便遵循著高速膨脹的邏輯,但“再這樣下去,幾個股東估計也不愿讓凡客再做一輪Pre-IPO的融資”,一位接近凡客的人士說道,“因為股權稀釋后,大家的控制力都會比較弱。為了盡快讓財務報表上有利潤,實現上市,收縮一下戰線是很正常的”。
在互聯網領域,這種“大躍進”的思維其實并不鮮見。2006至2009年間,敦煌網的增長率亦高達1771%,成為電商領域中成長最快的一家公司。今年成立的窩窩團在草創3個月時,已經發展成一個5500人規模的大盤子,并在7月獲得約1.2億元的全國銷售額,躍居團購網站第二。高朋網今年上線之初,其“高薪挖人”和驚人的擴張策略更是鬧得沸沸揚揚。據一位高朋的離職員工稱,最瘋狂的時候,每天進入公司的新員工數都超過50人。
鄧華金則舉了一個真實的案例:一家財大氣粗的B2C公司,成立伊始便從百度招搜索的人,從淘寶招運營的人,從騰訊招產品的人,再到沃爾瑪招采銷體系的人。“他們認為這樣一來就能建立起中國最好的電商公司,但最后發現自己的戰略大框架其實都沒想好,企業文化也不行”,于是短短幾個月后,這家公司燒完幾億元的資金便關門大吉了。
失控和剎車
太容易復制的模式,近乎盲從的跟隨者,讓所有電商、團購企業瘋狂地追求規模的膨脹。而當潮水退去,窩窩團、高朋網的裁員速度和氣魄卻幾乎和當時圈地時一樣,像極了2008年時的視頻行業。當下的裁員潮,很容易讓人聯想到2000年的互聯網泡沫,那時,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從2000年的3月10日5132.52點的峰值暴跌,IT行業的市值在此后的兩年內蒸發了5萬億美元。時隔11年,電子商務是否會重蹈覆轍?
對此,謝文認為,此次的網商寒冬與2000年有著本質的不同。2000年,互聯網公司處于“集體無知”的階段,各種配套設施發展極不完善;而如今,互聯網行業的盈利模式比以往更加清晰,環境總體正常,只是在局部領域出現過熱的現象。在這些領域,VC過度興奮,模式大量雷同,“用一個詞形容就是欲速則不達”。
在不少分析人士眼里,“凡客之前沖的太猛,現在是時候踩剎車了”。 不可否認,對于高速膨脹擴張的電子商務企業來說,最大的問題往往是內部的管理問題,因為增長太快而無暇去優化團隊和管理。人員冗余便是一種典型的表象。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