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7日,電子商務行業再次“地震”,被看作是財大氣粗的盛大涉足電商領域的橋頭堡,品聚網負責人葛斌斌向外確認,網站即將關閉。誠然,2011年是電子商務投資從巔峰轉向谷底一年,眾多曾在2010年跑馬圈地的電商,紛紛因風投資金中斷、營銷費用激增、物流成本飛漲等問題而夭折。
品聚網宣告落幕的當天,由億邦動力網實戰社區主辦,華強商城、深圳網商聯盟協辦的“2011(首屆)億邦社區年會”在華強集團舉行,包括華強商城等B2C代表,以及淘寶大型賣家等各路電商負責人反省“冬季”背景下電商們的現狀。
電商“危則思變”遠不夠
雖然俗話說“危則思變”,但是對于大部分缺資金、缺人才的電商而言,“變”卻是一場生死抉擇。億邦社區資深成員、資深電商評論人楊學海指出,電商要改變定位,需要資本、市場推廣、營銷、時間等各方面的支撐。不過,“很多電商往往是因為前后銜接不了,想變革時,已經沒有資金或人才去支撐了。”
然而,“變”不僅是資金、人才是否能得到持久支撐的問題。POTONO商城總裁路天云認為,“變”應該是一個非常迫切的事情,“本身電子商務發展得很快,變化也很快,市場的反應也很快。你再怎么樣好的資源,再有錢,如果沒有把自己的節奏加快,可能會導致更多的問題涌現。”
“過冬”不關中小電商的事
實際上,所謂的“冬天”在很多電商眼里,只是一個定位問題。愛嬰島商城物流總監郭保衛向南都記者稱,“很多聲稱要‘過冬’的人,從開始時就想著掙VC、PE的錢,而不是想著如何從市場中獲利。”其實,大部分風投都是十分精明的,一旦發現長時間不能盈利,就會給你斷奶斷糧。
“電商沒有‘冬天’,即使有,也只是某些人的。”百靈巢網CEO王培亞稱。實際上,小本經營的生意,生命力往往更持久,他舉例稱,華強北存在大大小小的商鋪,有的賣配件,有的賣手機,有的賣雜貨,這些人都能自給自足、養活自己,對外部資金沒有什么渴求。電商領域也一樣,很多淘寶小賣家依然活得很滋潤。
億邦動力網COO劉宸認為,電商們與其借風投盲目大肆擴張,還不如專注一點。“現在風投不敢投得太多。因為,人拿的錢一多,腦子就容易發熱,一發熱什么事都想干、什么都想做,結果給你1000萬,這兒扔40萬,那兒扔50萬,一年下來1000萬沒了,什么事都沒成,最后死掉了。”
“我個人認為,‘冬天’純粹是資金的問題,而絕非電商的發展要凍結在某個位置上,因為電子商務每年依然保持著高速增長。”路天云稱。
該反省自己的“標準”了
快遞是電商的咽喉,然而,2011年,快遞行業不僅幾番集體漲價,而且逢促銷佳節,快遞變“慢遞”,還有“暴力”配送等問題突出,嚴重影響了網購體驗。有電商人士認為,提升物流質量關鍵在于標準化,但是標準化不是讓物流企業去做,而是從自身出發,適應當前的環境。
郭保衛指出,很多電商抱怨很多包裹被損壞了,指責是物流公司服務不好導致的,“其實我們自己有沒有反思一下,自己有沒有把包裹包好。現在很多電商的包裹,就是用五六毛錢的一個薄紙箱,想把東西完好無損地送到用戶手中很難。其實,如果我們發出包裹從三樓丟到一樓都損壞不了,包裹才是合格的。這就是電商要做到的標準。”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