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現狀
遭遇寒冬,已有3家網站停業倒閉
憑借“消費品+奢侈品消費+電子商務”這三重屬性,輕奢侈品網站備受資本青睞。如走秀網在去年3月獲得凱鵬華盈2000萬美元投資后,8月又融得美國華平和凱鵬華盈的1億美元;2011年初,佳品網完成第三輪千萬美元級別的融資;2011年7月,尚品網獲得5000萬美元融資。記者了解到,僅2011年上半年披露的奢侈品網購公司融資案例就有12起,融資總額達2.83億美元。
然而,這一繁榮景象在2011年底“急轉直下”。
去年12月,奢侈品垂直類網商呼哈網被黑,網站陷入停滯狀態,直到昨日,該網站頁面仍然無法顯示;隨后,網易旗下奢侈品購物網站“網易尚品”發出公告稱,從今年1月1日零點起停止服務,而此時距其正式開通還不足一年;1月9日,品聚網掛出“關于公司進行清算,暫停相關業務的公告”,正式宣布公司因資金鏈斷裂無法繼續運營,而該網站去年11月11日才正式上線。
與此同時,那些人氣火爆的輕奢侈品網站的日子也并不好過。走秀網副總裁陳易佳曾向媒體表示,整個網站沒有盈利,基本上處在“純粹燒錢”的階段。而記者從唯品會了解到,盡管2011年其銷售收入突破10億元,但目前仍未實現盈利。
分析
入冬 風險資本投資冷卻是主因
互聯網實驗室創始人、互聯網分析專家方興東認為,風險資本對輕奢侈品網站的期望值降低、投資冷卻,是輕奢侈品網站遭遇寒冬的主要原因。
方興東告訴記者,從2009年開始,資本對電子商務的投資急劇升溫,短短兩三年的時間,電子商務獲得的投資超過過去十年的總和。輕奢侈品網站是電子商務的一個細分領域,一下子涌入過多資本使得泡沫化極其明顯。“對于輕奢侈品網購能否做大,業界一直心存疑惑。”方興東說,進入2011年下半年,奢侈品網站上市受阻以及資本市場形勢的變化,使風險資本對輕奢侈品網站的期望值大大降低,從投資過熱直接墮入投資冷卻。
“與其他內容類電子商務的零投入相比,輕奢侈品網站涉及到商品采購、支付平臺、物流配送、售后服務等多個環節,特別是其銷售商品價格昂貴,對資金流更加依賴。”方興東說,投資的冷卻直接導致輕奢侈品網站進入行業寒冬,出現了部分網站剛剛登臺就慘淡離場的局面。
方興東認為,2012年對于包括輕奢侈品網站在內的整個電子商務市場來說,都將是異常難熬的一年,“隨著投資泡沫的破裂,一些沒有形成規模的輕奢侈品網站肯定會接連倒閉”,但“能熬得過寒冬的網站,將證明其運營模式更有市場前景”。
重慶大學貿易與行政學院教授尹希果也表示,輕奢侈品網站使奢侈品消費越來越生活化,隨著白領群體的增加和消費觀念、方式的改變,輕奢侈品網站的前景仍然值得期待。
過冬 輕奢侈品網站須過三道坎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輕奢侈品網站要想順利過冬,至少需要解決貨源、誠信機制、購物體驗等三個方面的問題。
“貨源是輕奢侈品網站的生命線。”唯品會CEO洪曉波說。但記者了解到,網購渠道目前還不足夠強勢,輕奢侈品網站能控制的貨源的數量和品類嚴重不足。
互聯網專家郝建華指出,目前大多數輕奢侈品網站靠買手獲取貨源,令貨源極不穩定,而一些大品牌為了保護實體店的利益,幾乎不授權網站銷售商品,“如果不能解決供應鏈的問題,輕奢侈品網站必死無疑”。“貨源不穩定導致的另一個結果是商品質量無法得到保證。”郝建華說,“一旦品質得不到保證,輕奢侈品網站將面臨消費群體大量流失的風險”。
購物網站俏物悄語的CEO藍石表示,消費者購買奢侈品,更多的是一種體驗式消費。重慶大學貿易與行政學院教授尹希果指出,奢侈品的消費心理訴求與網購的方式完全背離,輕奢侈品網站必須在增強消費體驗方面多下工夫。
“誠信是輕奢侈品網站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尹希果還表示,輕奢侈品消費人群相對小眾,再加上商品單價較高,這就要求輕奢侈品網站要比其他領域的網站建立更多的誠信機制。
尹希果說,輕奢侈品單價較高,在保證物流的前提下,輕奢侈品網站反而更能降低成本、增加盈利。“如果不能穩定貨源、增強消費體驗、建立誠信機制,輕奢侈品網站的繁榮將是‘黃粱一夢’。”尹希果說。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