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航班管家”最早進入航班以及酒店服務領域。目前,攜程、去哪兒、航旅縱橫已成為其強勁的競爭對手。對此,北京活力天匯科技有限公司(航班管家)CEO王江坦然表示,“創新本身就有巨大的風險,大部分創業公司都在往前走的過程中犧牲。在創業第一天,這些情況都是可預計的,我們只能快跑,不斷上臺階給自己增加門檻。其中,最重要的還是想清楚往哪跑,最后比拼的是服務而不是數據。”
早期天使投資人王利杰也表示,創業企業首先就不應該選擇在巨頭的槍口下創業;而如果不小心走到了巨頭的禁區,也要及時回頭,一方面做窄,做深,做專;另一方面要增加藝術含量,通過精神層面的訴求來留住精準人群。尤其不要在正面戰場跟巨頭硬碰硬,沒必要,也不值得。
創業者“純線上”的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在巨頭的流量、品牌和技術積累、人才積累的優勢沖擊下,顯得不堪一擊。但是,王利杰也認為,結合線下實體經濟的模式,通常是巨頭不太擅長也不太愿意涉足的領域。
面對微信的競爭,剛剛融完B輪資的北京陌陌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唐巖反其道而行之,殺出一個看似相同卻截然不同的應用,即專門服務于陌生人社交。
對于之所以能從微信的眼皮底下發展起來,唐巖淡然直言:“有些產品是想出來的需求,拋開熟人圈子,陌生人社交是用戶確實的需求。熟人和陌生人社交差別很大,定位更精準。”唐巖透露,陌陌接下來會繼續在擴大用戶量的基礎上嘗試興趣社交、位置群組社交等服務。
“機會不會僅僅是巨頭的,技術在更新,用戶需求不斷變化,如果更關注創新反而能找到更多創新點。”藍馳創投投資總監朱天宇表示,創業公司都面臨著市場已有的競爭,關鍵是創業者對市場競爭格局認識有多深入,先行者的短板是什么,只有拿出很獨到的對策,自己才能在夾縫中找到突破的方法。
通過合作來競爭
賣給大公司是一個選擇,與巨頭深度合作也是一種選擇。
生意場上沒有真正的敵人。2012年6月,攜程以2000萬元收購航班動態APP飛常準的消息在網絡上傳開。王江在微博上表示:“如果攜程收購了飛常準,那別的OTA(在線旅游分銷商)就沒法和飛常準合作了。所以,歡迎其他所有的OTA和航班管家合作。”
如果說,賣給大公司是一個選擇,那么與巨頭深度合作也是一種選擇。
“飛常準”在CEO鄭洪峰“半真半假”的遮掩中默認獲得攜程投資。據了解,飛常準是一款能幫助飛行旅客跟蹤航班以及提供延誤智能預報的應用程序,其競爭核心在于信息背后航班動態的數據庫,以及長期積累起來的一套算法。
鄭洪峰向記者介紹,民航信息分三大塊:訂票、離港、航班動態(實際飛行動態以及起飛降落延誤時間)。“飛常準”的主要工作就是將飛機實際起飛、降落等的生產數據轉化為可供C端旅客以及攜程、去哪兒等B端客戶使用的商業數據。
正是這些后端數據優勢為“飛常準”提供了與攜程戰略合作的基礎。飛常準提供的航班動態,可以延伸攜程機票預訂業務的服務功能。
與“飛常準”后臺數據供給的角色不同,定位于酒店預訂的米途,則盯住了藝龍后臺的房源以及客服,因此接受了藝龍作為自己的天使投資。米途聯合創始人賴洪波告訴記者,“三月上線初,月銷售是1700間/夜,到七月則達到了月銷售12000間/夜,完成了十倍的增速。”賴洪波對這支16個人團隊完成的業績表示相當滿意。
至于是如何完成這樣的輕運作?賴洪波透露,藝龍不僅提供房源供給,同時也提供后臺客服。比如,米途應用右上角的400電話,完全由藝龍的專業客服專門以米途的名義接聽的。而米途所分銷的房間,會從藝龍平均15%左右的傭金中分取10%以內的傭金。
食神搖搖“虎口奪食”
年輕人更愿意用更時尚、更有趣的餐廳推薦方式。食神搖搖就是這樣一款被年輕人青睞的個性化美食推薦軟件。因此其一出現,就讓飲食界大佬大眾點評網恐慌不已。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