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于《創業兵團》圖書,《創業兵團》獨家授權創業網Cye.com.cn進行連載發布,其他網絡媒體如轉載請聯系010-51285022。
在談這個話題之前,讓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個現實版的《農夫和蛇》的故事。故事發表在2011年2月9日的《北京晚報》上,老板們要引以為戒,沒有原則的善良就是對自己的懲罰。
幫忙繳社保 反被訴欠薪
小劉是小洪的發小兼同學,小洪開辦了一家公司。小劉聽說在北京炒房有利可圖,準備在北京貸款買一套房屋。但根據差別化信貸政策,小劉是非京籍居民,也沒有在北京工作繳納社會保險或納稅一年以上的證明,無法在北京貸款買賣房屋。小劉便與小洪商量,由小劉去社保部門舉報小洪開辦的公司在其工作期間未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要求小洪的公司為小劉補繳一年半的社會保險,小洪的公司承認雙方有勞動關系并沒有繳納社保,其后由小洪的公司按照社保部門的要求為小劉補繳社保。小劉拿著該補繳社保的證明去貸款購買房屋。
但讓小洪沒想到的是,后來,小劉和他鬧翻了,竟拿著小洪公司開具的工資證明及補繳社保證明,起訴要求小洪公司支付未簽勞動合及拖欠工資等賠償。結果小洪公司因證據不足敗訴。
法官說法:因當前勞動糾紛中,公司未為員工繳納社會保險的現象層出不窮,通過公司為員工補繳社保的方法可以為員工拿到繳納一年以上社保的證明,且從法律程序上沒有破綻,補繳最低限額的社保成本也不高,從優惠貸款中獲得的利益遠遠大于該成本,所以這樣的規避方法可能會被不法分子利用。但采用非法手段規避限制也會帶來其他法律風險,就是成為被人反咬一口的勞動糾紛證據。
這個真實的案件,讓我看了膽戰心驚。因為在前幾個月還有一位好朋友拜托我給她的好朋友的弟弟代繳社保,我沒有答應。當時,聽到朋友失望的聲音,我還在為自己是不是缺乏人情味而愧疚。現在看來,我還是做對了。
老板千萬不能在原則問題上給員工發“善心”。在我創業的七年時間里,公司唯一被員工訴諸勞動爭議的案件只有兩例,而這兩例卻是與我的“善心”有關。他們兩位都是經理級員工,為了留住他們,我在試用期時給他們發了全額的工資。大家都知道,試用期工資應該為正式工資的80%。這樣,3個月的試用期,每人多發了60%的工資。我給他們發工資的時候,當面向他們說明了是多發的,他們也表示了感激。可是,當他們與公司發生矛盾之后,他們竟然以試用期給他們發的實際工資額來要求公司補交社保。我算了一下,給他們多發的錢比補交社保的錢還多幾百塊錢,明明他們已經得到了額外的利益,不僅不感激,還以此來“敲詐”。于是,我下定決心,以后按照原則來辦事。老板的善心不要沒有原則地發在員工身上。
現在社會上有些人帶有仇富心理,在公司里也不例外,一些員工有“仇老板”心理。他們認為老板都是剝削他們勞動成果的。我在人大研究生課堂上,曾經和同學們討論過這么一個話題:“是員工養著老板,還是老板養著員工”。不出所料,根據我們各自的立場不同,老板同學和打工者同學分成涇渭分明的兩個陣營。關于這個話題,也許誰也說服不了誰,我也不想下什么定論。但是,如果你是一位創業者或者夢想創業的打工者,你一定要在心態上先站對陣營。當了老板,但內心里還是打工者陣營的創業者,會死得很難看。
但是,我們難道要泯滅掉我們內心的純真和善良嗎?非也。給家庭困難的員工適當發些補助,或是給懷孕的員工安排一些輕松的工作,或是下雨天開車順路送員工回家等的善行,應該是我們要堅持的。我們要杜絕的是“沒有原則的善良”。
本文來源于《創業兵團》圖書,《創業兵團》獨家授權創業網Cye.com.cn進行連載發布,其他網絡媒體如轉載請聯系010-51285022。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