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化的生態與價值的回歸
2012年12月,人人網旗下的移動游戲遭遇了集體下架,這一事件一度鬧得沸沸揚揚。熟悉內情的人都知道,這家公司是中國最早從刷榜中嘗到甜頭并且刷榜成性的一個典型案例。
“這家公司自己就有刷榜團隊,不用去外面找第三方刷榜公司,所以刷榜成本更低。其中每個獨立的移動游戲團隊都可以按照自身階段向刷榜團隊提需求,有一系列的價值轉化公式。”一家最近從網頁游戲轉做移動游戲的公司負責人對《商業價值》說,“只是他們的游戲做得太爛,不同的游戲就換個殼子,連數值模型都做得一模一樣。Arpu值不高,只能靠量取勝!
他認為,刷榜的方法也許沒有對錯,可用的人有。這些游戲充斥在榜單前列,不但污染排行榜,而且賺不到足夠多的錢——也就是說按照“三七分成”,給蘋果公司的分成也不夠多,這就是蘋果將其下架的主因。
甚至有一種更加陰謀論的說法,“如果能賺到足夠多的錢,說明你的產品確實有價值,就算刷榜了,蘋果也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事實上,遭遇下架的除了這些已經明顯進入公眾視野的案例,還有很多知名的移動產品。比如百度音樂,一度在App Store下架,近期才又重新可被搜索到;還有蝦米音樂,直到截稿時仍然消失在App Store中;360系列產品也一度遭遇下架,原因不明。
這一方面說明蘋果也在嘗試整頓官方商店的秩序,另一方面,也說明在中國,移動產品無論來自大公司還是小團隊,總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問題。而刷榜,只是其中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
那么如果從長遠看,刷榜到底是利是弊?
在整個蘋果的移動生態體系中,大概來看有硬件、操作系統和內容(應用)三個層級,而在操作系統iOS之上,內容(應用)的豐富是維持其移動競爭力的重要一環。只有當優秀的應用能夠被用戶發現和使用,并由此獲得成長與成功,才能在用戶、蘋果公司和開發者之間形成持續的正向成長,并讓三方都獲得價值。
App Store承擔著幫助用戶發現應用的最重要工作,可是刷榜的出現,讓其排行榜的價值不斷衰減。刷榜以一種更直接的方式,取代App Store本身,讓“有錢有資源就有量”成為了新的渠道規則,在其背后,則擠占了一些本該出現在排行榜中的應用,讓它們消失在公眾視野中。
在寧瑯的iPhone分組中,有個組叫“基本沒用”,App Store就被塞了進去,很少打開。與傳統的排行榜模式比,刷榜更不能保證產品品質,而排行榜產品品質的下滑,必然使得用戶對App Store的黏度降低,甚至產生失望和漠視;當不刷榜的開發者得到的不是鼓勵而是打擊,環境惡化,最終衰減的是整個生態系統的價值。
“現在刷榜的效果確實在變差,雖然沖榜成本提升不明顯,但從日常維護榜單排名來看,排名不維護之后下滑的速度也比以前快了不少。”前述刷榜產品經理說,“而且就我們產品來看,這3個月轉化率確實不如以前了。”
而更夸張的是在深圳,已經出現了用電腦進行模擬手機下載的業務。一臺電腦可以偽裝成多臺手機,像僵尸一樣不停下載應用,造成應用火爆的假象。你要數據、要漂亮的用戶量,它們都可以給你。
當車緩緩開過國貿立交橋,看著燈火輝煌的樓群,寧瑯輕輕嘆了口氣!捌鋵嵜總開發者都有老婆孩子,向往成功,需要第一桶、第二桶金去實現抱負。從這個角度講,我能理解刷榜者的行為。他們要想看遠一點,看到明天,首先就要能夠活到明天。”
“我們最近半年對移動互聯網的投資節奏已經放慢了,公司決定轉向多看O2O的項目!苯浘晞撏顿Y深投資經理王華東說。對資本而言,移動互聯網當然只是個生意,如果無法產生足夠的價值,他們對自己的投資人也無法交代。
資本已經沒有那么熱捧移動互聯網,而對很多產品來說,資本是他們想要發展唯一能獲得血脈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有一個好的數據拿給投資人看,變成了越來越重的壓力。大環境下,很多從業者就算明知刷榜不好,仍然采取了一種漠視的態度,因為這對他們已經無關道德,而是事關生存。
有人開始懷念半年前!澳菚r候還挺健康的,我們的應用微博推一推,找一些朋友拿一些資源位,再把站內引導做好一些,就可以排到分類第8名,F在幾乎不可能了!眴柎痤惥W站知乎的負責人說。
在這樣的環境下,慢慢新的開發者已經開始謹慎對待產品的推廣,開始重新思考自己與用戶的關系。“我們會建議我們投資的項目,剛開始不要大干快上,而是從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開始,慢慢讓用戶知道和接受!蓖跞A東說,“基本上微博數據看來,一次轉發能帶來一個激活用戶。等有了100個用戶之后,馬上開始研究用戶留存率和產品中的行為數據,發現問題、改進產品。”
用各種可能的方式與用戶發生關系,慢慢培養用戶、孵化產品,掌握自己真正的高黏性、高價值小眾渠道,然后再尋求新的可能性。在快節奏的移動時代,對大部分開發者來說,或許這是更容易帶來價值的另一種方式。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