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購業大洗牌
如果限購嚴厲執行,“95%的網上代購會不做奶粉了”
距離法規生效還有幾天時間,目前水客們正在香港各超市和藥店搶貨。而尷尬的是,香港加入到奶粉限購的行列,讓內地網上代購能自由購買奶粉的目的地變得越來越少。而中國的奶粉購買者在世界各地越來越不受歡迎。
去年以來,多地針對中國消費者的限購陸續啟動。美國Target賣場每人限購奶粉5盒,美國沃爾瑪規定一次限購12盒奶粉。去年9月,新西蘭政府為打擊“非法輸出嬰幼兒配方奶粉”,禁止網上代購,直到11月底才解除禁令。去年10月,澳大利亞多家大型連鎖超市、藥房貼出中文限購標示,每人限購3罐奶粉。而德國零售超市早已執行購買當地嬰幼兒奶粉,每人限購2盒的規定。今年初,荷蘭各大超市、百貨店等奶粉限購1至3罐不等。今年1月,澳門特區政府宣布優先接收澳門居民登記買奶粉。
而香港為了打擊內地水客更是各部門協同。為了配合港府打擊水客行動,香港運輸管理部門2月4日起收緊對東鐵旅客攜帶行李的重量限制,由現時的32公斤降至23公斤,新措施會先試行3個月。若乘客攜帶的行李超過重量上限或尺寸(長、闊及高總和不超過170厘米)的規定,將不獲準使用鐵路服務。
林女士表示,新規執行后,成本太高就做不起了。可能會通過澳門周轉來規避,但是除珠海的水客經澳門外,經過澳門周轉會比從香港直接入關成本增加很多。如果限購嚴厲執行,“95%的網上代購會不做奶粉了”。
“如果新出臺的政策像香港政府說的那么嚴,帶貨量超過被逮住就被刑拘,最起碼我身邊有幾個朋友3月以后就不做代購了,手頭上的貨都在囤著,準備價格漲高后再出售。”林女士說。
事實上,網上代購港版奶粉的代購業者或者代購商,除了代購奶粉外,還經營化妝品、嬰幼兒用品等多種產品。
林女士表示,她除了做奶粉代購業務,同時也做嬰幼兒用品業務。“內地的嬰幼兒產品質量沒有香港的好,現在每家都只有一個孩子,從孩子的安全著想寧愿用更好的。”
孫女士表示,手頭上還有一些貨,限購新規到底會執行得怎樣,還需要觀察到底要不要繼續做下去。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乳業分析師宋亮分析,香港打擊奶粉水客行動,但由于內地的巨大需求,以往的水客帶運奶粉有可能會轉變為奶粉走私。
對于消費者目前對國產奶粉的集體不信任,王丁棉感覺很擔憂:“現在消費者對國產奶粉不信任的病根在哪,是奶源,還是飼料源頭,有關部門必須真正擔當并面對,自己國家產的奶不好,消費者到別的國家和地區去搶奶,有關部門應感到羞愧。”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