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網Cye.com.cn】研究表明,在對新的商業機會的敏銳把握、對新的商業模式的積極探索方面,中小企業是優于大企業的。因此,上海在經濟轉型過程中,要在開放性的法律體系下努力促進創業金融、網絡金融等新型金融業態的發育和成長,進而使中小企業成為創新型經濟的重要載體。
投融資的創新模式
一、創業金融的崛起
近一二十年以來,創業金融作為一整套金融創新安排,首先從美國興起,隨后擴散到世界上許多國家,為小企業尤其是科技型小企業的初創和成長提供了良好的金融土壤。這種舉世矚目的金融制度安排,將具有冒險精神的投資資本與創新技術的市場檢驗對接起來,開創了嶄新的產業分工格局,對互聯網為先導的新興商業革命產生了深遠影響。觀察先進國家發展創業金融的實踐,可以發現,從“孵化器”到早期投資者,到專業信貸機構,再到專門交易創業公司股權的市場,構成了創業金融的基本生態循環鏈條。
美國人保羅·格雷厄姆(PaulGraham)被尊稱為“初創企業孵化器之父”。格雷厄姆于2005年創辦Y Combinator,迄今為止,該孵化器已經成功“孵化”了100多家企業。目前,主要為科技型小企業服務的新型孵化器正如雨后春筍般在美國各地涌現。這些孵化器提供專家指導、辦公場所和律師咨詢等資源。通過為新生企業注入種子基金,孵化器可以換取小微企業大約5~8%的股權。除了Y Combinator,著名的孵化器還有TechStars、500Starups等。
此外,還有專門支持創業、創新企業的創業銀行。硅谷銀行就是一家關注高科技初創領域的專業銀行,它不僅為能夠吸引風險投資的科技企業提供貸款,也為風投基金提供額外貸款。
在美國之外,以色列是另一個風險資本投資重鎮,以色列的人均風險投資額甚至超過美國,位列世界第一。
二、網絡金融:新的金融革命
在搜索引擎、云計算、社交網絡等技術和交往手段的支持下,金融活動的效率得到驚人的提高。網絡金融同樣也給小企業融資與個人創業打開了希望之門。
首先,網絡眾籌尤其是股權眾籌(equitybased crowdfunding)的興起,打破了傳統的融資模式,讓小企業乃至每一位普通人都可以通過網絡眾籌平臺獲得從事某項活動的資金,融資來源不再局限于風險投資機構,而是來源于大眾。另一方面,所有人都將有機會投資初創企業和小企業。
Kickstarter是美國眾籌業的翹楚,2012年上半年,一位工程設計師開發的鵝卵石(Pebble)智能手表項目在很短的時間內通過Kickstarter募集到1030萬美元,成為網絡眾籌業崛起的重要標志。
總部位于美國舊金山市的Kiva則是一家慈善金融組織。Kiva靠網絡平臺和散布在全球的微金融組織,讓個人借出很少的錢(最低為25美元)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加入的會員可以從Kiva獲取無息貸款。自2005年開業以來,已有近85萬人為Kiva提供資金,累計發放貸款3.75億美元,償還率高達99%。
其次,網絡信貸的效率之高也令人瞠目。例如,阿里金融將面向阿里巴巴會員全面開放旗下的信貸產品,不需要提交任何擔保、抵押,最快只需要幾分鐘就能完成貸款審批,申請貸款的會員最快一天之內就能拿到貸款,資金用戶甚至可以24小時隨用隨借、隨借隨還。
最后,網絡金融的交易媒介有可能變得豐富多樣。目前,一些社交網絡已經自行發行貨幣,用于支付網民之間虛擬商品甚至實物商品的購買,并建立了內部支付系統。再比如,網絡上還出現了“比特幣”的探索和實踐。這些尚未明確的趨勢無疑將為網絡金融開辟新的成長空間。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