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網Cye.com.cn】“我愛看馬云和李開復的書,總認為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創造巨大的成功。然而理想和現實的差距令我始料未及。”湖南外貿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的鐘暢對記者說。浙江義烏以外貿出口知名,湖南外貿職院在那里建有實習基地。鐘暢覺得在這里闖蕩,與自己所學的商務英語專業對口。
頂崗實習期間,他和另一名同學結伴找工作,白天到網上搜索,到人才市場守候,晚上合租住30元一晚的廉價賓館。鐘暢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相紙推銷:包吃包住,底薪每月500元。鐘暢找的第二個工作是店面銷售,每月1200元,每天的工作是接待外國顧客前來詢價和下單。鐘暢在這里了解和熟悉了網絡平臺——阿里巴巴。通過一年的摸索,鐘暢掌握了很多外貿推銷技巧。
2008年,鐘暢做外貿業務員時,老板只提供一個平臺,需要自己去市場找產品,然后發布在網上,自己找客戶,和客戶溝通,最后到訂單談成。到這年年底,鐘暢手上積累了一些客戶。2009年初,他在網上碰到一個希臘客戶,要求定做一款新穎的柜子。經過一個星期的郵件往返談判,客戶接受報價,要求開模打樣。鐘暢請模具廠做出滿意的樣品,訂單便確定下來。等貨品做得差不多的時候,鐘暢開始愁得睡不著覺:沒錢付貨款。外貿訂單的付款方式是先交30%的定金,70%的要見提單副本再付帳。鐘暢須付給工廠45萬之多,但當時他手中僅有5萬元積蓄。家人和親戚朋友湊足10萬元表示支持。一位開公司的朋友幫他墊上15萬元。同時鐘暢與生產廠家溝通,先付30萬元,余下的15萬元等客戶余款到達再付,最后終于將所有貨品發往國外。
“我當時欠了40萬元。在等待余款的日子,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人都仿佛一下老了幾歲。”鐘暢隔三岔五給客戶打電話催款;客戶總是表示不急,會付款的;生產廠家也在不停地催付余款……
20多天的等待終于結束。原來第一次合作,客戶也必須提防鐘暢,要等貨船到了本國的港口,確認發貨了才打余款。第一桶金終于賺到手,還了家里和朋友的錢,付了廠里的余款,“這個訂單使我提前實現了預定的目標。”
后來,鐘暢遇到一位迪拜的客戶,由于雙方溝通與合作愉快,他還替對方做了3年在中國的業務代表,生意也越做越順,一年的出口營業額達500萬元,還吸收了本校兩名學弟加盟。談到專業學習,鐘暢說:“一定要有扎實的外貿專業知識,英語水平、國際貿易理論知識、單證操作、函電寫作等,這些都在實踐中幫了我的大忙。”
湖南外貿職院副院長魏敏告訴記者,學院注重學生創業素質培養,近年來就有1000多名外貿專業的畢業生像鐘暢一樣在義烏創業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