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底,餐飲老板需要的是什么?
是讓可能喜歡他的出品的人能更快地有機會知道,縮短靠自然增長帶來新客的時間,客人更多,盈利空間便更大。他幾乎沒有做過什么事推動他的客人去做傳播,“我不能花時間去想這個事情啊,研究好吃的才是我的主業,我相信只有菜做好了才是根本。”“請回來做企宣的人好像也不怎么懂。做的都是很表面的功夫。”這,便是O2O從業者的機會。
象他們這樣的傳統商家我們也接觸過很多,是相當正常的現象,畢竟,讓他們站穩腳跟并發展壯大到現在的,是實實在在的菜品,而不是各種新技術。他們愿意了解,但不愿意花太多的時間;他們愿意投入,但因為不懂所以怕被忽悠;他們愿意嘗試,但不能與自己的定位與調性相違背。這就是許許多多特色餐廳的需求,誰來給他們解決呢?
現在O2O雖然成為熱點,但還有很多空白領域,按照大眾小眾及新客戶老客戶畫四個格子,發現幾乎所有的O2O公司都盯著為大眾化商家拉新,而其它三個格子還相當空白。其實小眾高品質餐館的數量是相當多的,他們的長板是有自己的核心客戶群,短板是傳播不主動、速度慢,這里面可做的文章也很多,尤其在內容方面。期待有一天,移動互聯網能為波哥帶來更多的客流,讓他在盈利空間上有更多的話語權,讓他那美味的日本菜、泰國菜、以及即將出現的廣東湯能讓更多的美食愛好者一飽口福。若模式能成功的話,也可以幫到更多其它的特色餐廳。
李開復說中國的商家覺悟還比較慢,不是那么成熟,(對互聯網)還沒有準備好。真的是這樣嗎?線下的老板們和這個地球上的所有其他人一樣,其生活正在被互聯網滲透,如果說他們的生意跟互聯網的對接程度低,其原因與其說是他們不夠進步和開放,還不如說是互聯網對他們的吸引力還不夠。線下商家可以理解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做各種事情能達到什么效果。千萬不要說老板們思想傳統不愿意嘗試,這些年來興起的團購、優惠券、微博等等,大部分稍有規模的餐飲店都是要不嘗試過,要不思考過,如果效果清晰可見,他們哪里有理由跟自己的生意過不去。
所以,對于餐飲O2O平臺來說,重要的還是自己有多懂這行生意,產品有多貼合商家的需要。相較于養龐大的地推部隊,還不如有一支懂行的精銳隊伍【創業網 Cye.com.cn】。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