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企業正在經歷這樣的一個時代:不玩互聯網一定會死,玩互聯網可能會立刻死。所以,對于傳統企業而言到底該如何玩轉互聯網。i黑馬昨天與一位互聯網圈資深創業者交流時說到這樣一個關鍵點:就是傳統企業到底該如何去玩互聯網,是不是只把互聯網當做工具來使用?當i黑馬拋出這個問題的時候,這位資深人士說:最重要的一點一定是要從頂層設計上具備互聯網思維。“也就是說要互聯網真的是一種方式,一種思維,而不是我們簡單見到的萬維網。下面i黑馬為大家推薦19條黃金法則,教傳統企業玩轉互聯網。
1、用戶思維 “獨孤九劍”第一招是總訣式,第一招學不會,后面的招數就很難領悟。互聯網思維也一樣。互聯網思維,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用戶思維。用戶思維,是指在價值鏈各個環節中都要“以用戶為中心”去考慮問題。
作為廠商,必須從整個價值鏈的各個環節,建立起“以用戶為中心”的企業文化,只有深度理解用戶才能生存。沒有認同,就沒有合同。
這里面有幾個法則
法則1:得“屌絲”者得天下。
成功的互聯網產品多抓住了“屌絲群體”、“草根一族”的需求。這是一個人人自稱“屌絲”而骨子里認為自己是“高富帥”和“白富美”的時代。當你的產品不能讓用戶成為產品的一部分,不能和他們連接在一起,你的產品必然是失敗的。QQ、百度、淘寶、微信、YY、小米,無一不是攜“屌絲”以成霸業。
法則2:兜售參與感。
一種情況是按需定制,廠商提供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的產品即可,如海爾的定制化冰箱;另一種情況是在用戶的參與中去優化產品,如淘品牌“七格格”,每次的新品上市,都會把設計的款式放到其管理的粉絲群組里,讓粉絲投票,這些粉絲決定了最終的潮流趨勢,自然也會為這些產品買單。
讓用戶參與品牌傳播,便是粉絲經濟。我們的品牌需要的是粉絲,而不只是用戶,因為用戶遠沒有粉絲那么忠誠。粉絲是最優質的目標消費者,一旦注入感情因素,有缺陷的產品也會被接受。未來,沒有粉絲的品牌都會消亡。
電影《小時代》豆瓣評分不到5分,但這個電影觀影人群的平均年齡只有22歲,這些粉絲正是郭敬明的富礦。正因為有大量的粉絲“護法”,《小時代1》《小時代2》才創造出累計超過7億的票房神話。
法則3:體驗至上
好的用戶體驗應該從細節開始,并貫穿于每一個細節,能夠讓用戶有所感知,并且這種感知要超出用戶預期,給用戶帶來驚喜,貫穿品牌與消費者溝通的整個鏈條,說白了,就是讓消費者一直爽。微信新版本對公眾賬號的折疊處理,就是很典型的“用戶體驗至上”的選擇。
用戶思維體系涵蓋了最經典的品牌營銷的Who-What-How模型,Who,目標消費者——“屌絲”;What,消費者需求——兜售參與感;How,怎樣實現——全程用戶體驗至上。
2、簡約思維
互聯網時代,信息爆炸,用戶的耐心越來越不足,所以,必須在短時間內抓住他!
法則4:專注,少即是多
蘋果就是典型的例子,1997年蘋果接近破產,喬幫主回歸,砍掉了70%產品線,重點開發4款產品,使得蘋果扭虧為盈,起死回生。即使到了5S,iPhone也只有5款。
品牌定位也要專注,給消費者一個選擇你的理由,一個就足夠。
最近很火的一個網絡鮮花品牌RoseOnly,它的品牌定位是高端人群,買花者需要與收花者身份證號綁定,且每人只能綁定一次,意味著“一生只愛一人”。2013年2月上線,8月份做到了月銷售額近1000萬元。
大道至簡,越簡單的東西越容易傳播,越難做。專注才有力量,才能做到極致。尤其在創業時期,做不到專注,就沒有可能生存下去。
法則5:簡約即是美
在產品設計方面,要做減法。外觀要簡潔,內在的操作流程要簡化。Google首頁永遠都是清爽的界面,蘋果的外觀、特斯拉汽車的外觀,都是這樣的設計。
3、極致思維
極致思維,就是把產品、服務和用戶體驗做到極致,超越用戶預期。什么叫極致?極致就是把命都搭上。
法則6:打造讓用戶尖叫的產品
用極限思維打造極致的產品。方法論有三條:第一,“需求要抓得準”(痛點,癢點或興奮點);第二,“自己要逼得狠”(做到自己能力的極限);第三,“管理要盯得緊”(得產品經理得天下)。一切產業皆媒體,在這個社會化媒體時代,好產品自然會形成口碑傳播。
尖叫,意味著必須把產品做到極致;極致,就是超越用戶想象!
法則7:服務即營銷
阿芙精油是知名的淘寶品牌,有兩個小細節可以看出其對服務體驗的極致追求:1)客服24小時輪流上班,使用Thinkpad小紅帽筆記本工作,因為使用這種電腦切換窗口更加便捷,可以讓消費者少等幾秒鐘;2)設有“CSO”,即首席驚喜官,每天在用戶留言中尋找潛在的推銷員或專家,找到之后會給對方寄出包裹,為這個可能的“意見領袖”制造驚喜。
海底撈的服務理念受到很多人推崇,但是在互聯網思維席卷整個傳統行業的浪潮之下,如果海底撈不能用互聯網思維重構企業的話,學不會的,可能是海底撈了。
4、迭代思維
“敏捷開發”是互聯網產品開發的典型方法論,是一種以人為核心、迭代、循序漸進的開發方法,允許有所不足,不斷試錯,在持續迭代中完善產品。
這里面有兩個點,一個“微”,一個“快”。
法則8:小處著眼,微創新
“微”,要從細微的用戶需求入手,貼近用戶心理,在用戶參與和反饋中逐步改進。“可能你覺得是一個不起眼的點,但是用戶可能覺得很重要”。360安全衛士當年只是一個安全防護產品,后來也成了新興的互聯網巨頭。
法則9:精益創業,快速迭代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有快速地對消費者需求做出反應,產品才更容易貼近消費者。Zynga游戲公司每周對游戲進行數次更新,小米MIUI系統堅持每周迭代,就連雕爺牛腩的菜單也是每月更新。
這里的迭代思維,對傳統企業而言,更側重在迭代的意識,意味著我們必須要及時乃至實時關注消費者需求,把握消費者需求的變化。
5、流量思維
流量意味著體量,體量意味著分量。“目光聚集之處,金錢必將追隨”,流量即金錢,流量即入口,流量的價值不必多言。
法則10:免費是為了更好地收費
互聯網產品大多用免費策略極力爭取用戶、鎖定用戶。當年的360安全衛士,用免費殺毒入侵殺毒市場,一時間攪的天翻地覆,回頭再看看,卡巴斯基、瑞星等殺毒軟件,估計沒有幾臺電腦還會裝著了。
“免費是最昂貴的”,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選擇免費策略,因產品、資源、時機而定。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