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俱備,東風又起。劉先生雙管齊下,在網絡上與傳統媒體上大投廣告,以“一站式美麗平臺”為誘餌,吸引消費者登錄網站。注冊會員者即贈送品牌禮包1個,下單購物者更是贈送高達1000元的月度折扣金額。
短短六個月時間,快美購日均獨立IP訪問量從0迅速增長到5萬,注冊會員達到50萬人。
第三步,尋求資本合作,抓速度,一躍成龍。
之所以花三個月的時間起草一本策劃書,是因為單靠自己的3000萬元現金,很難支撐起快美購平臺的長期投入與快速增長。
劉先生知道,自己所擁有的資金,只能支付啟動期的花銷;而接下來的快速發展,則需要更巨大的資金投入。所以,一本策劃案,以及前期所錄的良好數據,為劉先生融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平臺搭建、O2O渠道合作與消費者推廣,已逐步按照自己的思路在實現。劉先生聘請了職業經理人團隊負責平臺的運營,而自己將主要精力放在項目的推廣與資本運作上。
三年達到1000萬會員,成交額突破30億元;五年之后……劉先生描繪著美好的未來,期望著VC們的關注與投入。
快美購3D平臺,能否一躍成龍呢?
革命者跳進陷阱
劉先生也在忙忙碌碌中度過2010,又在煎熬中度過2011。
當3000萬元不再剩余幾分,當VC的投資仍虛無縹緲,當快美購的O2O美夢并未能成真,劉先生決定放棄3D平臺的夢想,繼續走傳統連鎖的老路,并將快美購網站改建為招商與終端形象展示的平臺。
痛定思痛,劉先生分析快美購電商王國夢想破滅的原因,認為自己有以下三個失誤:
1.不走尋常路,但卻無意中為自己找到了一個更大的競爭對手
快美購3D方案的出臺,是基于不跟隨的策略,也就是希望打造出一片自己的藍海。但是,電商市場,以淘寶為首的第三方平臺始終是無法繞過的一個坎。
看起來不到淘寶等平臺開店,是避開了淘寶內的慘烈紅海,其實卻邁進了與淘寶直接競爭的絞肉機——快美購與誰在競爭流量?又與誰在競爭產品?
2.也許提供了一個新的增長點,但零售終端最終并不買賬
傳統零售市場的競爭是異常殘酷的,誰都希望抓住一根新的稻草。
在誘惑面前,在新的機會面前,零售終端都愿意嘗試。但是,當寄予厚望的O2O模式并沒能帶來事實上的業績增長,零售終端們退卻了。因為在同樣的商圈半徑內,僅僅依靠網絡的力量,很難達到業績的顯著改變;而且商圈內的人群數量,并不因為網絡的出現而改變。
不僅如此,3D平臺帶來的副作用卻在侵蝕著原有的市場份額,因為網絡教會了顧客比價,相對于淘寶等第三方平臺,3D平臺并沒有明顯的價格優勢。網上的產品價格,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傳統零售終端處于絕對的價格劣勢!
3.沒有業績的支撐,導致了上游品牌的始亂終棄
最初描繪的貨如輪轉,最終是慘淡的業績表單,在看不到希望的時候,上游品牌由最初的新奇、支持轉變為失望、猶疑,到最后的放棄,是那樣的“水到渠成”。而放棄的理由幾乎是如出一轍:我們在全國各地都有經銷商,他們紛紛投訴這樣的操作方式,我們只能放棄與你們的合作。
中國人有個習慣,見面第一句話往往很客氣:您吃了沒?放在2013年的電商市場,這句話變成了:您O了沒?意思是,不管你做線上還是做線下,有沒有線上線下互動營銷呢?評比行業熱詞,O2O也算是掛上號了。
一個劉先生的案例并不能否定O2O的成功可能性,甚至可以這樣說,O2O的趨勢是不可阻擋的!但市場異常殘酷,陷阱無處不在。要想在互聯網模式上有所斬獲,要想真正掘得O2O的金礦,我們應該看好自己的錢袋,摸好自己的道路,找好自己的伙伴,發現那些陷阱,最關鍵的是,不要為O2O而O2O。
未來的市場,必然是互聯網的天下。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