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客是很多網店推廣的一大主要推廣力量。麥包包剛開始的時候就是依靠廣大的淘寶客才迅速打開局面的。單純的說,淘寶客是類似于某種帶中介性質的商品渠道,買家通過特定鏈接進入購物后會有一定比例的傭金返還給淘寶客。假如沒有淘寶客,也不會有如今淘寶一統電商的局面出現。
據了解,2013年阿里媽媽(淘寶聯盟)對淘寶客總支出傭金將超過5億人民幣,假如是每件商品的傭金比率為20%,那么淘寶天貓通過淘寶客所達成的總商品交易額可超過25億,在這個繁華的景象中,可能會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局面,互利互贏,店主賣出了商品,淘寶客獲得了商品傭金,阿里媽媽也得到了相應的技術提成(10%),然而卻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2013年尾聲阿里媽媽對淘寶客的大力“亂砍亂殺”及聯盟規則的調整,2014年將會是淘寶客有史以來最為艱難的一年。
難在何處,分析如下:
一、阿里媽媽內部規則調整,外部攪局
淘寶客雖然為淘寶天貓帶來了巨大的流量來源,然而其存在卻著實影響到了其最根本的利益——商家,倘若商家紛紛選擇了通過淘寶客進行推廣,放棄了淘寶系最賴以生存的直通車、鉆展、聚劃算等高速收費站實現了彎道超車,淘寶客帶來的巨額流量是好事,同時也是壞事,好事在于引來了流量,壞事則在于將商家注意力分散到淘客身上,進而減少對淘寶廣告的投入,這對于阿里而言便是一個致命的威脅,美麗說帶來的流量多吧?砍!買它的關鍵詞,封他的API接口,所有單品跳愛淘;百度帶來的流量多吧,照砍,屏蔽百度蜘蛛的抓取;微信帶來的流量多吧,再砍,徹底屏蔽從微信過來的淘寶鏈接,讓你跳到我的淘寶客戶端下載頁面,從蓬萊東路砍到蓬萊西路,來回砍了三天三夜!由此可見下手之狠,淘寶在外面這么屌也不怕被他爸媽知道。
另外對于外部電商平臺的攪局,阿里媽媽是屬于國內較早做推廣聯盟的一個,剛開始的福利政策好,商品種類多,傭金率高,轉化率高,加之各種推廣教程的協助,讓阿里媽媽迅速擴大,國內其他電商平臺亦是看到趨勢紛紛效仿,京東“宙斯”聯盟,當當聯盟,一號店,亞馬遜等B2C商城層出不窮,其中的拍拍聯盟是阿斗中的戰斗機,被爆頭了兩次之后就沒咋見他出來混了。而前段時間劉強東的高調歸來對于京東整體規劃亦能看出其對阿里系挑戰的決心,京東加大宙斯聯盟的開放力度,屆時或許能夠改善現在申請要等幾個月的局面,完善單品推廣、引導商家使用銷售聯盟、通過激勵等方式讓站長入駐京東聯盟等。這樣一來,站長的入駐會帶來更多的消費者進入京東,反而觀之其他聯盟亦是如此,這勢必會對淘寶造成損失。
這是一個平衡的時代,阿里媽媽對淘寶客的不珍惜,將淘寶客送入了他人的懷抱,只有當其他電商對其造成更深層次的影響之時,需要更加高昂的流量入口之時便會再次重視起淘寶客這個巨額流量來源,那時候,你猜淘寶客是要去吃火鍋好呢還是去唱K呢?
二、賣家被壓榨,表示受不鳥紛紛出淘
淘寶天貓是屬于一個電商平臺,通過商家前赴后繼的入駐才會有現在如此眾多的海量商品供買家挑選,淘寶天貓可以理解為是一個UGC(用戶提供內容)的網站平臺, 沒有了商家的存在,淘寶天貓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失去了淘寶賣家提供商品,淘寶客就只能玩玩毛線了。
現在淘寶生態環境競爭激烈,呈一片紅海狀態,從一個不知名品牌慢慢打造成為一個略有盈利的店鋪需要較長時間過渡。不通過廣告投入獲得流量入口,單憑購物搜索,海量商品與用戶需求的精準匹配,80%的商品并非沒價值,但根本展示不出來,這幾乎無解。特別是天貓商品擠進自然搜索排序后,中小賣家更沒機會了。讓買家從總量超過10億件商品的大海中撈出你店鋪的商品并不是那么簡單。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所以要提升店鋪信譽及銷量便得借助淘寶廣告宣傳,成本高且轉化率低,所以平時網上那些什么淘寶村第一個月就月入上萬的新聞就當做是茶余飯后的談資即可。
加之2013 年底對淘寶賣家的圍剿亦是導致大量淘寶賣家出淘的一個主要因素,打擊虛假交易,打擊假冒偽劣,成本下不去銷量上不來。加上兩會之后的電商稅及新消法的出臺,更無疑是加重了賣家的經營成本,阿里做了政府一直沒做的事,便是減稅,倘若電商稅正式實施,則是增加個人賣家的出逃幾率。人在江湖飄,哪有不挨刀,但也不用刀刀見血。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