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據權威媒體報道,國內公認的最有影響力的媒體央視,廣告收入從零到100億用了近30年時間;1992年實現廣告收入突破1億元;1995年邁過10億元門檻;2007年突破100億元大關。按“世界通”的說法,其廣告增長幅度將超過中國第一媒體央視。
質疑二
點擊廣告可取巧
如何能“三贏”?
按照“世界通”代理商給記者演示的賺錢方式,除了招商后晉升級別多賺補貼外,點擊廣告也是保本收益的方式。可是記者算了一筆賬,如果是投資200個軟件的代理商,一天要收到6000條廣告,一個廣告按照平均7.5秒計算,看完這些廣告的時間就要45000秒鐘,也就是12.5小時,一個人一天一動不動點擊電腦12.5小時才能完成任務,這種工作強度顯然超出了常人的正常負荷。
對此,代理商的答復是可以“投機取巧”,在一個電腦界面上同時點擊最多6個廣告界面觀看視頻,這樣就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如果真這樣工作,代理商便被質疑是不是就違背了公司承諾的“三贏”設想,即廣告商、公司和代理商都能獲益。因為代理商一旦為了完成點擊率而多窗口播放,勢必會影響廣告商想達到的傳播目的。顯然代理商的“投機取巧”的解釋有點自圓其說。
質疑三
媒體頻頻曝光
餡餅還是陷阱?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5頁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