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鏈接:2009全國百強縣排名名單(專題)
2009全國百強縣排名名單
第九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與科學發展評價報告昨日(26日)在長沙揭曉,榜首仍然由江蘇的江陰市蟬聯。
在新一屆全國縣域經濟百強榜單中,江蘇、浙江、山東三省入圍的縣(市)分別有27個、26個、26個,成最大贏家。
廣東僅入圍兩個,其中增城市此番躍居第9位,首次進入十強行列,博羅縣也前進一位,由去年的第93位升至第92位。
蘇浙魯位居前三強
據該報告顯示,第九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分布在18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其中江蘇27個、浙江26個、山東26個、福建8個、河南8個、河北5個、遼寧5個、湖南4個、廣東2個、山西2個、內蒙古2個、江西2個、陜西2個、吉林1個、黑龍江1個、上海1個、四川1個,新疆1個。
由報告內容可見,廣東省百強縣數目最多時曾達15個,但后來有6個改成市轄區、7個退出百強縣。目前僅存兩個,數量與去年相同。
8縣(市)首次上榜
于此同時,河南永城市、湖南望城市、吉林延吉市、江蘇句容市、江蘇邳州市、江西貴溪市、山東博興縣、陜西靖邊縣等八個縣(市)這次首次上榜。
中部崛起16個百強縣
新華社的分析稱,江蘇省百強縣開始由蘇南向蘇北“北上”;山東省百強縣由膠東半島向魯中“西進”;中部地區已經崛起16個全國百強縣,西部地區也已有6個上榜,全國百強縣的格局正在改變。
江蘇江陰七連冠
江蘇省不僅在百強榜單中獨占鰲頭,且有20個縣(市)排名提升,在前十強中也占據七席。
其中江陰市自2003年以來已七連冠,它與地理位置相連的昆山市、張家港市、常熟市四市并列榜單第一名。其余依次為江蘇吳江市、浙江慈溪市、江蘇太倉市、浙江紹興縣、江蘇宜興市、福建晉江市、浙江義烏市、廣東增城市、浙江余姚市。
山東此次有16個縣(市)排名上升,浙江上升的縣(市)則有13個。江蘇和浙江、山東相比,山東省百強縣的居民收入水平最低,百強縣的相對富裕程度較弱,浙江的百強縣富裕程度較高。
十強縣(市)排名
第一名:江蘇江陰市
江蘇昆山市
江蘇張家港市
江蘇常熟市
第二名:江蘇吳江市
第三名:浙江慈溪市
第四名:江蘇太倉市
第五名:浙江紹興縣
第六名:江蘇宜興市
第七名:福建晉江市
第八名:浙江義烏市
第九名:廣東增城市
第十名:浙江余姚市
■解讀
增城10年間
前進了49位
據增城方面介紹,在這次的十強榜單中,廣東僅有增城上榜,這是增城連續第8年處于廣東67個縣市首位。
增城方面稱,1999年,當順德、南海虎踞全國十強縣時,增城尚是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的新兵,當年僅處于榜單的第58位,去年躍升至12位,今年又再進一步躍居第9,———10年間前進了49位。
據介紹,今年上半年,增城G D P同比增長10.09%,工業產值增長9.66%,另有南方電網超高壓輸電、中金數據、博隆國際軟件園等高端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項目相繼落戶,有27個投資額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投產。
去年9月,增城被確定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聯系點,被認為是給當地帶來了歷史性的機遇。借力實施《珠三角規劃發展綱要》的同時,增城還在推動“兩城兩區”建設,創建廣州東部城市副中心。
在具體指標上,這次增城的競爭力被定為A級,與其他99個縣(市)相同,該市縣域相對富裕程度為A +級,科學發展環境為A級。
此次在廣東,與增城一起上榜的還有惠州市博羅縣,它由去年的第93位前進到了第92位。該縣競爭力、縣域相對富裕程度和科學發展環境均為A級。
■釋疑
為何廣東只有兩個縣市上榜
廣東省委黨校副校長、區域經濟研究專家陳鴻宇說,百強縣評選有特定的指標和尺度,如南海、順德從2002年撤市并區,不再列入參評行列。
“增城在這個榜單中排位提升表明廣東縣域經濟發展潛力很大,而增城在縣域經濟發展上的做法值得全省其他縣市借鑒。”他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