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位:婺源古鎮
 婺源古鎮
江西省上饒地區轄縣,江西最大產茶基地。位于贛東北樂安江上游,北鄰安徽,東毗浙江。面積2947平方公里,人口32.04萬。縣府駐紫陽鎮。唐置縣,北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隸屬徽州。1934年由安徽劃入江西。縣境以山地、丘陵為主,約占總面積的80%,余為低丘、崗地。最高峰擂鼓尖在與安徽省交界處,海拔1630米。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有利林木生長。全縣林地占土地面積的49%,活立木蓄積量達820余萬立方米。盛產松、 杉、毛竹和茶葉、油茶、香菇等。茶葉產量常占全省的1/3,綠茶素稱“婺綠”,與武寧縣的“寧紅”齊名。其他土特產有龍尾硯、婺墨等。礦產資源有煤、鐵、鎢、金、銅和硯石等。
婺源自古文風鼎盛,人杰地靈,是鴻儒朱熹的故里、鐵路工程師詹天佑的桑梓、著名學者金庸的祖籍地。自宋至清,出進士552人,歷朝仕宦2665人,著作3100多部,其中172部入選《四庫全書》。婺源博物館有館藏文物萬余件,有“中國縣級第一館”之譽;儺舞、茶道、抬閣等民間文化藝術絢麗多彩;歷代名人遺跡和明清徽派古建遍布鄉野。全縣有16個省級歷史文化名村、1個國家歷史文化名村,中國文物保護單位13處,2個古村落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婺源生態優美,物產豐富。森林覆蓋率達82%,荷包紅魚、綠茶、龍尾硯、江灣雪梨是婺源紅、綠、黑、白“四色”特產,久負盛名。婺源有世界瀕臨絕跡鳥種——黃喉噪鹛,有世界最大的野生鴛鴦越冬棲息地——鴛鴦湖,每年冬天有2000多對鴛鴦來到這里越冬,有華夏第一高瀑——大鄣山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