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榮耀
最后,航天英雄楊利偉的出場引來了孩子們雷鳴般的掌聲,楊利偉深情講述了他感受到的中國榮耀:“當我第一次能夠把我的航天服的手套脫下來,第一次能夠拿起筆來去寫字的時候,我在我的工作日志的背面寫下了這樣一句話,我說為了人類的和平與進步,中國人來到太空了,來表達一個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也表達一個中國人的榮耀。”“當我到美國,在紐約和我們的華人華僑進行交流的時候,我們一位七八十歲老華僑白發蒼蒼,他流著眼淚拉著我的手跟我說,我們中國人的飛船飛多高,我們海外華人華僑的人的頭就會抬多高!當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也感動地流下了眼淚,為什么?這是作為一個中國人的驕傲,作為一個中華民族的驕傲!”
教育部部長周濟這次也作為特殊的嘉賓老師,給孩子們上了一小節課。“同學們,你們是未來的主人,民族的希望。再過多少年,當你們離開學校,進入社會的時候,正逢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高潮。你們將親身經歷中國現代化的偉大歷史進程。你們將親眼見證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最為光輝燦爛的時代。我衷心地希望同學們樹立遠大理想,立志振興中華、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祝同學們新學期身心健康、學習進步、快樂成長!”
班會小結:榮耀來自于強大的祖國,榮耀的背后是付出與奉獻,還有毅力與堅持。少年強則國強,讓我們將對祖國的愛轉換為腳踏實地的行動,做一名自尊自強自信的中國人,用愛榮耀中國!
尾聲:可愛的中國
最后,著名老藝術家林如和李連杰、徐嬌一起朗誦了《可愛的中國》片段。“朋友,我相信,到那時,到處都是活躍的創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歡歌將代替了悲嘆,笑臉將代替了哭臉,富裕將代替了貧窮,康健將代替了疾苦,
智慧將代替了愚昧,友愛將代替了仇殺,生之快樂將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園將代替了凄涼的荒地!”80年前方志敏描繪出的中國未來,在今天已經成為現實,老中青三代人交相輝映的笑臉就是對祖國未來最好的祝福。
看點
群星與孩子互動 寓教于樂
《開學第一課》 延續了去年的傳統,通過互動游戲寓教于樂,這一次,互動游戲的陣容也是群星璀璨。李宇春作為互動嘉賓在節目中第一個篇章《愛是分享》中出場,立即引來的孩子們的歡呼。李宇春現場還和孩子們做起了互動游戲--“愛是支撐”:前一個孩子往后倒,另一個孩子在后面支撐,體現的是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現場分為兩隊進行競賽,李宇春帶一隊孩子,另外一隊由小班長“喜羊羊”帶,互動游戲在孩子們的歡笑聲中結束。這一互動游戲,詮釋了愛的主題之一是相互信任,愛首先是分享和快樂。
在第二個篇章《愛是力量》中,前來參與互動的是備受歡迎的S.H.E組合,她們的互動游戲則是“手指抬人”,一共6個人,每人用兩個手指就可以抬起一個人。在這個環節,由于有李連杰和S.H.E的參與,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也深入淺出闡釋了愛的力量。隨后,在第三個篇章中,奧運冠軍張湘祥、李小龍的扮演者陳國坤的出場也是掌聲不斷。陳國坤現場向全場孩子們傳授起了防身動作,并和奧運冠軍張湘祥率先趴在地上,和孩子們一起做起了“空中傳人”的游戲:大家平躺在地上,一齊翻轉身體,齊心協力運送自己的隊友,形象表達了愛需要傳遞、愛需要承擔的主題。最后一個環節,國旗護衛隊戰士在孩子們的歡呼聲中踢著正步入場,英姿颯爽,孩子們也是第一次這么近距離接觸國旗護衛隊。國旗護衛隊隊員現場通過啞鈴、沙袋等道具,講述了榮耀背后的付出和不易。國旗護衛隊隊員還交給全場孩子們灑旗的標準動作。別看灑旗好像是一個很簡單的動作,但真正要做好這個動作,實在不容易,深入淺出地啟示孩子們榮譽的背后是付出與堅持。灑旗手高紅甫在訓練中要用6公斤的重啞鈴代替國旗,練習拋灑動作,每天500到600次的頻率,一遍一遍重復著同一個動作,日復一日。而且往往每灑兩次旗,他的手上便會被磨出一排排水泡。但是,這一灑,就是六年。
參與互動的大嘉賓是明星,小主持人也是明星。這一次《開學第一課》的小班長選擇了孩子們耳熟能詳的“喜羊羊”、“哪咤”、“熊貓”、“七仔”為形象代表。飾演《長江七號》小狄的徐嬌也擔任了其中一個小節的班長,秀氣漂亮的徐嬌已經不是大家在電影中看到的“假小子”,她機敏的反應與伶俐的問答令人不禁刮目相看。奧運會開幕式《歌唱祖國》的原唱楊沛宜與“鋼琴女孩”李木子作為領唱唱響了主題曲“我愛你中國”。
節目互動
《開學第一課》提出了三個倡議,希望電視機前的父母與孩子一起參與、實踐,共同感受愛的溫暖與力量。每一個孩子的心中都有一份愿意負責任的熱情,只要有人去點燃它,孩子的心靈就會“閃光”。
倡議一、給孩子:給身邊的親人一個愛的擁抱。同時告訴他們,感謝他們的照顧 與愛護;
倡議二、給孩子:給家人做一頓飯。讓我們從這頓飯開始學會回饋家人的關愛與呵護;
倡議三、給家長:一盞燈、一席話、一條路。一盞燈,每天孩子上床睡覺之前,在一盞燈下面和孩子說說話,聊聊天,哪怕只有幾分鐘。說說自己的困惑、喜悅、收獲,再問問自己的孩子,這一天都做了什么,在為哪些事開心或煩惱。一盞燈下的一席話,帶來的是愛的溝通與理解。堅持下去,這就是一段陪伴孩子成長的道路。
幕后花絮
教育部部長周濟為《開學第一課》代言
《開學第一課》是中央電視臺聯合教育部共同推出的大型公益節目,教育部部長周濟第一次破例為《開學第一課》拍攝了宣傳片,這可是周濟部長上任以來第一次為電視節目“代言”。
早在8月初,節目組就開始邀請周濟部長,希望周部長能親臨節目現場,為孩子們上一堂特殊的課。周濟部長爽快地答應了。但意外還是出現了,錄制前三天,周部長臨時接到了中央領導通知,需要前往西藏,不能在8月22日親臨錄制現場,怎么辦?為了不辜負大家的期望,周部長臨時決定,拍攝一段視頻,和孩子們共上開學第一課。考慮到周部長以前是大學教授,可能講課面對的都是大學生和成年人,而這次應該是周部長第一次跟全國中小學生上一小節課,會怎樣上呢?我們大家都充滿了期待。
本來周部長在出差前的工作時間表已經排得非常滿,但為了《開學第一課》,周部長只能是擠出了他的休息時間,擠出了寶貴的一小時。20日下午5點半,周部長準時出現在教育部大樓8層的會議室,和藹的笑著和我們打過招呼后,就開始坐下來思考、修改文稿。周部長以往接受媒體采訪時都會著深色西裝并系領帶,但這次,他說,他是來給孩子們上課的,所以他選擇了最普通不過的白色短袖。簡單溝通之后,周部長開始了面對鏡頭的節目錄制。“同學們,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今天我們全國中小學生在一起上好開學第一課。”“同學們”這三個字,周部長講得滿含深情,如同一位和藹的老師在開學之際,歡迎著天真頑皮的孩子們回到校園。
在晃眼的燈光下面對鏡頭講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為了拍到最好的效果,周部長堅持一段一段的錄,每段都重復了2到3遍,直到自己和導演都滿意為止。拍攝過程中需要經常調換燈光的位置與角度,這時周部長就會耐心的站在一旁,備課般一遍遍練習著講課內容。最后一段話,周部長講得氣韻連貫、一氣呵成,在場的工作人員不禁為他鼓起掌來。錄制結束了,周部長過來和我們一一握手,贊揚了《開學第一課》生動活潑的課堂形式,臨走時笑著告訴我們,9月1號晚上他一定會準時收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