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說英文、上網(wǎng)寫博客是誰教你的呢?
夏海波:我在高中時學過英文,也接觸過電腦。和前大學女友交往的日子里,我在校園里也獲得了一些學習的機會。多年以后,我仍沒放棄成為作家的理想,所以一直在學習英語和計算機技術。
“前貼英文后貼報紙獲信任”
記者:行乞時,你為什么要在胸前紙牌上寫英文“Beg life”,背后又貼滿報紙?
夏海波: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吸引別人注意并獲取他們的信任,是行乞成功的兩大關鍵。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看到乞丐舉著英文牌子時,心里肯定會好奇。另外,外國人在街上看到這紙牌上的字樣后,也能馬上得知我需要幫助。我身后貼著各媒體對我的報道,別人一看就知道我的遭遇是真的,這樣很容易得到他們的信任。
記者:你不覺得這是欺騙他們嗎?
夏海波:這并不是欺騙,我有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如再不動手術將全身癱瘓。我隨身都帶著殘疾證和病歷,這些材料都是證據(jù)。在一年的乞討生涯里,我把身體累垮了,以至要用高價購買止痛藥穩(wěn)定病情。我賺的每一分錢都是通過四處奔波,用自己的汗水得來的。
“明年休乞回家開門面”
記者:有沒有人曾給過你工作機會,你覺得自己能做什么?
夏海波:有,去年我在北京行乞時,遇到中關村的一公司老板,他給我一個800元每月的工作,包吃包住,后來被他無故辭退了。我在珠海時也找到一份銷售工作,最終也被老板趕走,畢竟很少有人愿意聘請一個乞丐工作。
雖然我的雙手和雙腳行動不便,但我可以勝任銷售、文字處理等工作。
記者:為什么你要四處奔走,今后你又是怎么打算的呢?
夏海波:如果長時間在一個城市逗留,許多人在認識你以后,就不再施舍你了。明年7月,我將結束乞討生涯,到時候可能回家開個小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