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來自人口只有一萬人的美國一個叫做咖夫莉的小城的女孩。20歲的時候,我來巴黎是為了尋求發展,打算來到法國巴黎時尚模特雜志社工作。但是來了以后,一直感到有點水土不服,經濟又拮據,很多方面都不習慣,但只能從打工開始自已的創業之路。
打工的歲月
中學畢業,我去了紐約,在溫斯洛浦大學進修時裝美學。但是,作為小學音樂教師的媽媽不可能滿足我那高昂的學費,就連我的生活費用也得自已來承擔。于是,幾天后我收斂起滿臉的稚氣和嬌氣,咬牙進到一家法國人開的餐廳打起了工,那時餐館還免費提供午餐。我的工作時間是從放學后一直到晚上10點,每天5到6個小時,周五、六干到深夜12點,洗碗、洗菜、配菜、端盤子樣樣都做。我常會累得渾身發軟,甚至直掉眼淚。后來我還找到老板娘說:“給我一個住的地方,我愿意無償為你榨橙汁。”老板娘說:“無償不行,你就每天早上替餐廳榨橙汁,我讓你住在餐廳樓上。”于是,我退掉了租的房子,又節約了一大筆開支。每天早上4點半,天剛蒙蒙亮,我就下樓榨橙汁。榨橙汁是純粹的體力活,對一個過慣了優越生活的嬌弱女孩來說,簡直苦不堪言,但榨完橙汁休息一下,我必須去學校上課,下課后接著在餐廳里做每小時5美元的其他工作。
刷盤子也是有點“技術含量”的活兒,并非誰愿牛就能干的。由于我一直在媽媽與姐姐們的百般呵護中成長,很少參加什么勞動,干起洗盤子、摘蘋果之類的小活兒也顯得手腳笨拙,結果沒幾天就被人家炒了3次魷魚。不久,一個同學又為我介紹了一份不需要什么技巧的純體力活——給一家商場卸集裝箱,每小時能掙18美元,上工后,我第一次體會到什么叫累,平均每件40公斤重的貨物,那沉甸甸的箱子壓在柔嫩的肩膀上,就像扛了一座大山。幾十分鐘下來,已經是氣喘吁吁、頭暈眼花了,有幾次甚至差點栽倒在地上。但要強的我對自己說:“如果今天是你人生中最糟糕的一天,那明天的每一刻都應該比現在好。”
第二天一早,我又背著個書包,裝上一瓶水和幾個面包,再次踏上了找工作的征程。聽說一家中餐館正需要收盤洗碗工,我當場報了名。面試時,中國的臺灣老板看我神采飛揚的樣子,答應讓我試工5個小時,于是我邊干活邊快樂地唱了起來。這時一位吃飯的客人看到我的精神狀態如此之好,把我叫過去:“你每周末到我家打掃房子,每小時15元錢,干4個小時。”我沒有料到自己竟能一下攬到兩份工作,不由喜出望外。
這兩份工,我一干就是1年。此后我又做過洗車工、超市理貨員,還四處推銷過清涼油、新型電子產品等,正是這種四處跑著打工的“游擊生活”,讓我厭倦了學校里刻板單調,我中途從溫斯洛浦大學退了學,憑著一時的興致和年輕時所擁有的銳氣,來到了世界時尚之都——巴黎,真正開始開拓自己的事業。
外賣的艱辛
我那時對時裝十分感興趣,但是,要想在巴黎進入高薪的時尚創業,必須要有業界認可的相關職業證書與中介人渠道,而這一切需數萬法郎去打理才行。所以我只能還是去服務業打工賺錢。
兩年前的圣誕節前夕,巴黎市中心廣場又如往年一樣,臨時搭建了一個“圣誕市場”,主要賣些特色食品和各種小商品。我的女老板租用了圣誕市場的一個小房子,我的工作就是現做現賣一些用面包做成的類似三明治的食品、烤土豆以及用蔬菜、牛肉煮在一起的稱為阿爾薩斯特產的燴牛肉。
我長這么大,別說到街頭賣小吃,就連起碼的家務也從沒做過,可如今我一天就切了10多公斤牛肉、燉10多公斤土豆,第一次用這么大的鍋炒起了菜,從買面包、切牛肉、洗菜、切菜,到把這些東西做熟、賣給客人,再到收錢、找零錢,都由我全權負責。重要的是還要把它賣出,為老板多掙些錢。當然,忙了多天的“圣誕外賣”也讓我賺了一大筆錢。
巴黎市電視臺“外來打工者”節目記者采訪時,我充滿自信地說:“法國的生存競爭很激烈,我覺得像在跨越寒、溫、熱帶的森林,所有的昆蟲、磨菇、參天大樹都可以在其中很好地成長,只要你的生命力足夠地堅強!”
精明的美國小妞
我小時候就曾經發誓,要開遍世界上所有的名車。在法國打工兩年后,我終于有錢拿到了當地駕照,并利用放暑假的機會,到一家五星級酒店當泊車寶貝,每天的工作就是把客人的車子開到停車位上。短短3個月內,我如愿開過了幾十款世界名車——勞斯萊斯、凱迪拉克、寶馬、奔馳、林肯……一天,我接待了一位車行銷售經理戴維先生,對方見我機靈,口才又很棒,就讓我做“車迪勒”——汽車銷售員。
頭腦靈活的我邊學邊干了兩個星期,就賣出了兩輛汽車,這成績雖算不上驚人,但對一個新手來說已十分不簡單。經理就告訴我賣車主要就是叫客人,所謂叫客人實際上兩眼盯著車行的大門,如果有客人進來,第一個發現并且熱情地叫喊“請進”的人便有權接待這位客人,除直接叫喊客人獲取生意機會外,搶接電話也是一個得到客戶的辦法。按規矩,顧客打來電話時,誰先接到,跟客人做過交談,誰便“擁有”該客戶。如果這個客戶后來到車行買車,理應由接過電話的銷售員接待。干了幾個月后,我就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經驗:要叫到客人,第一要反應快,必須時刻等在公司大樓門口;第二是眼神活,要提前看出馬路上過往車輛的企圖。比如一輛車子接近門口時明顯減了速,或者汽車行駛的時候向車行這邊靠近,遇到這兩種情況我都會大聲向客人打招呼。除此外,我還特別會掌握張弛,既要放松精神,又高度警惕。平時該聊天時聊天,該喝咖啡喝咖啡,只是處處留些神,用眼睛余光注意馬路上的動靜。
叫到了客戶,還得盡快上前招呼。不管自己的心情怎樣,一定要讓客人感到舒服。這里的訣竅就是必須讓客戶精神放松。因為買車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是計劃了很長時間的大筆開銷。一下花這么多錢,自然要小心翼翼。所以,和客人說早上好或下午好之后,就要讓對方忘記這里是車行。另外我還悟出,要避免對客人講“買”字,售車員絕不應說“您打算買什么車”,而是問“您打算看什么車”,談價錢時也是說“如果價錢滿意,您今天是不是把這輛車開走?”因為“買”字會讓人聯想到付錢,而“看”字則讓客人放松:不過看看而已,買不買完全由著自己。用“開走”是給客人一種心理暗示:這輛你看中的車子馬上就是你的了。
憑著在實踐中漸漸總結出的這套經驗,我做到年底,不僅從經理手中拿到一筆極可觀的銷售獎金,而且我琢磨出的那套“售車經’還得以在車行推廣,大家都用上了我的售車絕招。同事們不由夸贊我說:“你不愧是美國的猶太人”!
此后不久,我在巴黎市郊獨資開了一家轎車直銷的大型超市。
現在,我寧愿看著我的孩子們打籃球、在游戲房里跳舞,而放棄在巴黎的模特事業和奢華的紅男綠女的享樂生活。我再也不想穿著那件薄紗長裙去參加那些無聊的聚會。
我深信,最好的生活方式是懷著一顆真誠的愛心,和親人們團聚在一起。這樣,生活也會回報你同樣的快樂和幸福,無論你是富有或是貧窮、年輕還是老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