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10月24日電 (記者朱林) 作為中國—東盟博覽會的重要載體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投資合作平臺,中國—東盟經濟園區自建成兩年來,新進園區企業達102個,實現合同總投資近60億元,合同外資額8796萬美元,成為東盟客商的投資熱土。
據中國—東盟經濟園區管理委員會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園區工農業總產值達92796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73.39%,其中工業產值83689萬元,同比增長222.8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8155萬元,同比增長127.15%;引進外資項目6個,合同投資16.76億元。
中國—東盟經濟園區管理委員會主任李斌說,東盟客商之所以看好中國—東盟經濟園區,是因為它在區位、人文和政策等方面具有優勢。中國—東盟經濟園區位于廣西首府南寧市北郊,地處中國—東盟“10+1”和泛珠三角經濟圈“9+2”的接合部,具有面向東南亞、背靠大西南、東臨粵港澳的區位優勢。另外,園區內現有歸僑僑眷7000多人,他們與世界29個國家和地區有著密切的親緣關系,是廣西對外開放的窗口和服務東盟的橋梁。
據了解,園區還計劃建設一個80平方公里的綜合工業區,一個30平方公里的現代農業示范區和一個20平方公里的觀光旅游度假區,重點發展和鼓勵有色金屬加工、機械制造、電子信息技術、醫藥和生物技術、農(副)產品加工等投資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