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價廉物美的中國貨已經成為俄羅斯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俄羅斯人在選購商品 資料圖
2007年1月15日,俄羅斯移民法修正案正式生效。俄政府還表示將從4月起全面禁止外國人從事小額零售貿易,并關閉全國115個大型露天市場。據透露,俄羅斯新出臺的法規讓外國人在俄零售市場上根本無法立足。受這股“掃地清市”寒流的影響,預計將有10萬在俄華商被迫返鄉。俄羅斯聯邦移民局副局長博斯塔夫寧日前公開承認,如果現在讓俄羅斯商店和食品市場上的售貨員都走了的話,俄羅斯的食品貿易領域將出現危機。 而中、俄專家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一致表示,該政策對改善俄羅斯的經濟結構大有好處,而對中國公司也并非只有壞處。
新政實施
1/3零售經營戶賠本
近日,在公布關于加大打擊非法移民的法規于15日生效的同時,俄政府還表示從4月起全面禁止外國人從事商品零售,并關閉全國115個大型露天市場。受這股“掃地清市”寒流的影響,預計將有10萬華商將返鄉。新出臺的法規讓許多在俄羅斯打拼多年的中國商人都猝不及防,結果是損失慘重。
為了收回一天1000多元人民幣的市場成本,來自山東德州的孫全偉沒有收攤,他試圖再多賣一些商品。在這里已快5年的孫擁有兩個主營小型家用電器的攤位,家里10多個人都圍著這忙碌!艾F在這里所有人都人心惶惶,一些小露天市場的中國人已經開始撤了……”孫全偉說,如果真不讓干了,就只能回國,“可這一家10多口人,回去能干點啥呢?”。
在俄經營窗簾的小趙說,現在惟有“多賣貨、少進貨,先保住本錢”。他透露,如果新規真的在4月實施,僅海參崴體育市場的2000多經營戶,就會有1/3賠本。而他的一個去年8月才來的牡丹江市老鄉,投入的40多萬元已差不多全打了水漂。
來自黑龍江肇州縣的老鄒在俄開了一個中國餐館,生意還不錯。他在露天市場有兩個攤位出租。由于俄羅斯政策的變化,過去一個價值近兩萬美元的攤位,現在2000美元都賣不出去,“價格跌了九成,賠大了!”
外商撤離
當地物價可能大漲
事實上,俄羅斯地區許多市場的空蕩,已給當地居民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當地居民認為,標有中國制造的廉價商品對大學生、退休人員和低收入工人來說是不可缺少的,如果中國商人從市場撤離,將引起當地物價大幅上漲,對低收入家庭來說將是一場災難,因為他們沒有能力購買昂貴的生活日用品。
已經退休的俄國居民烏麗亞盧芙加娜在聽到俄羅斯將清出零售市場上的外國人的消息后,最大的感觸是“不可思議”!霸谑袌錾腺u商品的中國人都會被趕走嗎?不會吧?如果那樣,可就不好辦了,因為我們家里從吃的到用的,包括家電、服裝、蔬菜、食品等等,幾乎全是中國產的,我們真的離不開中國商品!”
“我們都是退休人員,退休金有限,如果沒有中國商品,物價就會飛漲,我們的生活肯定會大受影響!”她很無奈地說,到那個時候,她真不知道該怎么過日子,她希望俄羅斯政府在做決定時,也能結合實際,為俄下層百姓多想想。
而在公司做會計的馬科多洛娃與丈夫則有他們的認識,他們都很喜歡中國商品,中國商品非常豐富,而且現在質量也提高了,真的是物美價廉。
使館提醒
旅俄同胞勿信中介
從15日起,俄羅斯《關于移民登記》和《俄羅斯聯邦外國公民合法地位聯邦法(修訂版)》等一系列新法律法規開始生效。中國駐俄使館發出通報,提醒旅俄同胞注意有關事項。
通報表示,根據俄移民局主管外來勞務人員事務官員通報,今后俄將對外來勞務人員實行配額限制。俄各地方政府將每年向聯邦主管部門申請勞務配額,俄境內合法公司(包括合資、獨資公司)有權向當地主管部門申請雇用外來勞務配額,雇用公司應與被雇人員簽訂相關合同,辦理所需手續,受雇人員憑相關邀請在俄駐華使領館申請工作簽證。預計俄主管部門將加快對外來勞務人員以及市場的整頓。
鑒此,中國駐俄使館再次提醒廣大旅俄同胞,務必重視俄不斷出臺的法律法規,使自己的身份和經營項目符合有關規定。此外,在辦理身份證件等有關事項時,應到合法注冊機構辦理,親自向俄勞務部門咨詢,或向自己的受雇傭公司提出申辦有關手續的要求,不要輕信非法中介人或中介公司,以免上當受騙。
中國駐俄使館正加緊對俄有關政府令及相關法規進行研究,并與俄主管部門保持經常性聯系,要求俄方循序漸進地妥善處理有關問題。相關信息將在華文媒體和使館網站及時發布。(邱永崢 劉左元)
俄新政解析
近日,俄羅斯濱海州的移民官員對俄新規進行了細致的解析:
一、從4月起,外國人將不得在市場經營零售(市場指的主要是露天市場,不包括超市或大型商場),但可以雇用俄羅斯居民。
二、俄羅斯將嚴格實行外國勞動力配額制度,不再為外國人發放市場經營許可(售貨員勞動大卡);但目前已經獲得售貨員勞動大卡的華商,可以正常經營到其許可證規定的期限結束。
三、在進口勞動力方面,將加強對配額的監控,只允許引進俄經濟發展所急需的勞動力。據估計,指標將主要分配給建筑、農業生產企業。這就意味著有相當數量的華商將得不到入境2007年工作簽證。
四、對外國移民監控更加嚴厲。外國移民在俄羅斯境內被行政處罰兩次以上者,移民局將不再發給簽證,或將拒絕其入境,或拒絕為其辦理暫居和長期居住手續。
五、俄羅斯歡迎尊重俄羅斯法律和社會秩序,受過良好教育,有一定專長和勞動技能的外國人。當前,對于具備一定經濟實力,希望繼續在俄做生意的中國人,最好的辦法是盡快使自己的身份合法化,在俄羅斯注冊公司,以俄羅斯法人的身份辦理相關的經商手續,盡可能雇用俄羅斯居民在商業場所經營。
六、新法打擊非法移民的內容:每發現一個非法外國人攤位,市場管理機構將被處以最高80萬盧布(約23.5萬人民幣)的罰款;非法經營的外國人,將被處以2000-5000盧布的罰款并驅逐出境;非法打工的外國人,將被處以5000盧布以下的罰款并驅逐出境;非法雇用外國移民的單位,將被處以最高50萬盧布的罰款。(余春雨)
■經濟縱深
抑貿易迎投資 俄禁商令或有益中國公司
□本報記者 李雁爭
根據俄羅斯政府的禁商政策,從2007年4月1日起,將全面禁止外國人在俄從事小額零售貿易。中、俄專家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一致表示,該政策對改善俄羅斯的經濟結構大有好處,而對中國公司也并非只有壞處。實際上,中國公司對俄羅斯輕工業的投資將受到歡迎。
禁商令有利發展俄輕工業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俄羅斯問題專家陸南泉認為,俄羅斯的禁商令是發展本土輕工業發展的需要。從俄羅斯現況來看,這是該國唯一的選擇。
2003年以來,石油價格飆升使俄羅斯的經濟迅速擺脫了困境,但是也給俄羅斯政府帶來另外一個隱患,這就是國內經濟過于依賴國際市場的價格,重、輕工業發展不均衡。因此,俄羅斯政府在2006年確定把發展輕工業提高戰略高度。
俄羅斯政府認為,發展輕工業的首要措施應該是形成文明的國內市場,為國內和國外的合法貿易建立平等的競爭機會。
俄羅斯能源部副部長列烏斯曾公開指出,在與走私商品和假冒偽劣商品的競爭中,現在俄羅斯的生產者明顯落在下風。他補充說,在這種情況下,實施“將假冒偽劣商品和走私商品擠出市場,組織現代化的商品運銷網來取代貨物市場上不透明的、甚至是違法的無組織性貿易”的一系列措施,應該成為國家在輕工業領域應優先發展的工業政策。
2006年10月12日,由俄能源部協同其它九部門共同制定的“2006-2008年俄羅斯輕工業發展措施的計劃草案”正式遞交俄羅斯聯邦政府,要求政府做好5點工作,分別是,提高輕工業的投資吸引力;保護國內市場,防止商品的非法流通;輕工業企業的技術改造;為改善材料―原料資源領域創造條件;利用實施發展輕工業措施的行業專項規劃。陸南泉認為,輕工業產品只是俄中貿易的很小一部分,中國的出口收入不會因此受到太大影響。
根據商務部的數據,2006年1月-6月,俄羅斯從中國進口商品總值44億美元,紡織、玩具等其它輕工產品的比重尚且不足10%。
中國公司投資將受到歡迎
專家指出,禁商令是落實草案“保護國內市場”的措施之一。但是中國公司應該認識到,草案的核心內容在于鼓勵投資。
俄羅斯塔斯社遠東分社主任安德烈告訴記者,可以預見到,中國公司對俄羅斯輕工業領域的投資注定會受到歡迎。
根據俄能源部的估計,2006-2008年期間,輕工業企業用于設備改造的費用為每年57.5億盧布,其中54.3億盧布來自預算外資金?紤]到這些資金的一半(23億盧布)將用于償還俄羅斯信貸機構的貸款,用于支付利息的費用為1.5億盧布。這允許吸引總額為20億盧布的額外的借貸資金用于技術改造,同時,由于產品產量的增加,將使預算中的稅收收入增加3億盧布。
除了資金缺口外,經驗不足也制約著俄羅斯輕工業的獨立發展。與重工業不同,輕工業從來都不是俄羅斯的強項,這一欠缺可以追溯到前蘇聯時期。因此,要發展輕工業,特別是紡織制造業,俄羅斯離不開中國投資者的參與。
俄羅斯經貿部近日公布的《俄羅斯2006年的經濟發展分析報告》顯示,2006年俄經濟增長率達到6.8%;居民的實際收入水平增長了13%;在居民實際收入大幅度上升的形勢下,零售貿易業增長率達到了14.6%。
安德烈認為,預計俄羅斯的能源收入將在2007年繼續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將水漲船高。中國投資者有望從俄消費者迅速攀升的消費需求中獲得不斐回報。
借力俄羅斯開拓國際市場
商務部專家進一步指出,一旦因為這一契機,中國對俄羅斯的出口順利轉變為投資,我國的能源困局也將得以緩解。
輕工業對能源價格波動極為敏感。以化纖業為例,其主要原料是石化產品PTA。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PTA消費量最大的國家,且增長勢頭還有加快的趨勢。近年來,由于國際油價高漲,PTA的價格也迎頭直上,還沒有“走出去”的國內公司生存環境日益惡化。
而根據俄草案“為改善材料———原料資源領域創造條件”的精神,中國制造業資源不足的窘迫局面在俄羅斯將獲得改善。
該人士提到,2005年以來,中國商品在歐盟、美國市場陸續受阻,傾銷糾紛也日益頻繁。這一現象也需要中國公司改變思路,投資俄羅斯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實際上,有眼光的企業已經采取了行動。近日,廣東美的集團與俄羅斯列寧格勒州簽署協議,根據該協議,美的集團擬定在列寧格勒州投資,該州政府承諾對美的集團今后在該地的投資“提供同等最優惠待遇”。據美的集團有關負責人透露,美的集團將通過在俄羅斯的不斷發展,打開歐盟市場。
他建議,有條件的企業應積極應對禁商令,主動把“價格戰”轉變為“價值戰”,更好地開拓俄羅斯市場。
■新聞觀察
限制移民
俄勞力自給自足?
□柯貝
俄羅斯移民法修正案15日正式生效,而對于新政的實施,各方是看法不一。俄政府一直認為非法移民不僅搶了本國公民的勞動崗位,更影響了俄經濟的正常發展,同時還帶來了許多嚴重的社會問題等。
但俄羅斯聯邦移民局副局長博斯塔夫寧公開承認,如果現在讓俄羅斯商店和食品市場上的售貨員都走了的話,俄羅斯的食品貿易領域將出現危機。
遠東入俄勞工首當其沖?
俄羅斯目前非法移民數量位居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按照俄羅斯聯邦移民局的統計,當前在俄羅斯1.5億人口中有1000萬到1200萬外國人在工作,其中700萬是非法的。非法務工人員中有40%從事建筑,20%從事批發零售貿易,其他的則在其他領域。俄聯邦移民局局長羅莫達諾夫斯基稱,外國移民的大量涌入不僅造成了勞動力市場的扭曲,還導致“國家犯罪局勢的惡化”。他指出,正是這些外來移民導致了“種族貪污或者外國公民向俄羅斯官員行賄體系”的擴大。
目前在俄境內工作的外國公民大約80%來自獨聯體國家,主要集中在莫斯科市和莫斯科州。外國務工者主要分布在建筑、貿易、農業、林業和交通等行業。
如今,這一系列限制外來移民勞工的新措施,包括2007年進一步減少外來勞工移民入境俄羅斯,特別是遠東地區的配額人數,以及在貿易等零售市場領域禁止雇傭外來移民。這些新措施將可能會對在俄羅斯,特別是在遠東地區的大批移民帶來沖擊。
而據俄專家預測,到本世紀中期,現有的8500萬勞動力人口將減至6500萬。解決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吸收外國移民。專家認為,未來20年內,俄每年應至少吸納80萬外國務工者。
新政引發零售貿易危機?
一直以來,俄羅斯零售市場由外來人口占據壟斷優勢。阿塞拜疆和烏茲別克人曾經長期控制俄羅斯的水果蔬菜市場,而在日用百貨商品市場則多是中國和越南人。對于此次新政的實施,各方看法不一。
許多人認為這種做法將造成俄國內的零售業危機,因為,根本沒有辦法找到足夠的俄羅斯人去填補外國勞工離開后的崗位空缺。俄羅斯聯邦移民局副局長維亞切斯拉夫·博斯塔夫寧日前則認為,禁止外國人從事商店和食品銷售輕則導致食品價格上漲,重則導致目前主要由移民供應和銷售的水果和其它一些商品從貨架上消失。
同時,也有不少人認為俄羅斯的大型商業零售網絡已經越來越完善,完全可以離開外國人而進行良好的運作。就連俄羅斯總統普京都認為,在零售貿易領域俄羅斯不存在勞動力短缺問題。
俄用民粹主義拉攏國民?
此外,俄羅斯政府限制外來移民的政策遭到了不少批評。一些人權組織指責俄羅斯政府在移民問題上在利用民粹主義拉攏國民,使得俄羅斯國內的種族主義活動愈演愈烈。
一位人權組織負責人稱,“限制移民進入只會使得腐敗問題越來越嚴重,因為移民還是會以各種非法的途徑進入俄羅斯的,這為不法官員提供了腐敗的機會。”
而莫斯科大學經濟系一位教授對此卻認為,俄羅斯政府一系列整頓市場秩序和非法移民的政策,不僅是為了對國內勞動力資源進行重新優化,也是為了更好地為加入世貿組織作鋪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