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帝汶,一個人口不足100萬的小島國。2002年正式獨立,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也是最貧窮的國家之一。這里終年炎熱,瘧疾和登革熱肆虐,自獨立后多次發生大規模暴亂,但依然有不少勇敢的中國人來這里,他們有的是來實現發財夢,有的是來幫東帝汶搞基礎設施建設。他們在東帝汶有怎樣的酸甜苦辣?
客人多是聯合國雇員
4月7日中午,記者來到東帝汶首都帝力,出了機場,乘朋友的車前往酒店,進入市區,馬路坑坑洼洼、房子破破爛爛,一輛又一輛帶有聯合國標志的車從我們旁邊駛過,提醒我們這是一個備受聯合國關注的地方。記者下榻在中國人開的“福來酒店”,說是酒店,其實按國內標準也就是個旅舍,在東帝汶可不能拿國內標準來衡量。酒店經理陳蘭在這里已經工作5年多了。酒店還有兩個從國內來的年輕女孩在前臺做服務員,另有兩名從中國來的廚師。
酒店的生意非常好,而且大部分房間被聯合國駐東帝汶綜合特派團的雇員長期租下。在記者住的房間斜對面,還住著東帝汶發展部長席爾瓦。雖然現在看起來酒店生意紅紅火火,但背后的艱辛和風險是巨大的。東帝汶局勢動蕩,自從陳蘭來這里做經理以來,東帝汶已經先后發生了大大小小幾十次騷亂。酒店的四名保安還算盡心盡力,在幾次大的騷亂期間,堵住了企圖前來偷搶的暴徒。但有一次騷亂中,某個政黨的人破門而入,說是要在酒店里開會,給酒店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記者問陳蘭: “在這么動蕩的國家經營酒店不害怕嗎?”陳蘭笑笑:“說實話,誰都不愿意經歷騷亂。不過,這里的客人基本上都是聯合國的雇員,上一次局勢穩定了,聯合國雇員撤走不少,結果帝力的幾家酒店一下就沒客人了,有幾家都不得不關門!标愄m考慮等東帝汶局勢穩定下來,就增加旅游項目。東帝汶的旅游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
膽識過人的謝薛山
“福來酒店”最早的老板是謝薛山。1999年,印尼同意東帝汶獨立之后不久,謝薛山是第一批來東帝汶考察商機的中國人,當時跟他一起來的同行們看到這里那么落后和動蕩,第二天就都走了,只有他留了下來。因為謝薛山認定,這里一窮二白正是他這樣的中小投資者發展事業的好機會。當年,聯合國決定成立東帝汶過渡行政當局,全面接管東帝汶內外事務。很快,謝薛山就拿到了聯合國價值60萬美元的合同,翻新帝力市此前在騷亂中毀壞的辦公樓。合同拿到了,卻沒有工人。謝薛山找到了一個緬甸的工頭,讓他帶了57個緬甸工人來干活。但是,還有一個難題。因為東帝汶政府所有的檔案都已經在騷亂中被燒光了,沒有任何圖紙。謝薛山只能帶著這些緬甸工人一個辦公室一個辦公室地丈量尺寸。吃了很多辛苦,終于按期完成了工程。
不僅如此,他還同時建了一個餐館。餐館一開業就迎來了大批客人,大量聯合國雇員都來這里吃飯。當時在這家餐館吃一個炒飯要5美元,一個炒青菜也要5美元,生意好得不得了。
謝薛山很快又接著修建了福來酒店和Parkway公寓,生意也是非常火。除此之外,謝薛山還開始為東帝汶軍隊供應食品?梢哉f,當時謝薛山所有的生意都很紅火。不過,隨著在東帝汶的聯合國雇員數量不斷減少,謝薛山做出決定,將酒店和公寓脫手。前年又將餐館也轉讓了。
他看上了長遠的生意。2006年初,謝薛山拿到了東帝汶政府發放的第3張捕魚許可證,同年9月,又拿到了東帝汶東部考姆碼頭的配套設施建設權。謝薛山自己沒有船,就包了一條泰國的漁船,捕撈上來的魚再銷往泰國,由于當地漁民只有很落后的小漁船,只能在近海捕魚,因此東帝汶漁業資源還沒怎么被開發,謝薛山打算自己買兩條船。
考姆碼頭區有3.5萬平方米,謝薛山打算把考姆建成一個國際漁業后勤基地,為考姆附近200海里海域的9000多條漁船,提供后勤供應、海產冷凍、運輸以及加工等服務,這個項目已經啟動,得到了東帝汶政府的大力支持。
謝薛山還考察了東帝汶東部的田地,準備租下大片土地,發動當地人種植蠟燭木,從中提煉生物柴油。謝薛山的眼光和勇氣著實令人佩服,記者問他在東帝汶做生意最大的風險是什么,他說:“這里的政局不穩定,所以在這里做生意需要特別小心,要保持中立,要避免被某派力量利用。”
他認為,如果等局勢穩定了再來東帝汶做生意,就晚了,因為到時候這里的市場就已經全被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公司占領了。這里還有一家中國人開的超市,從福建來的兩姐妹陳琳和陳玲以及小伙子林健在超市工作。林健的叔叔和母親則在“開心餐廳”工作。東帝汶物資匱乏,餐廳需要的原材料都常常買不到。為了買菜,他們常常要跑到山上。“開心餐廳”是帝力市唯一的中餐館,生意興隆,不過,每次騷亂時,都受了不少損失,玻璃多次被砸爛。
雖然東帝汶社會經常動蕩不安,但是他們對前景非常看好,一直堅持著沒有關門。平時,他們很注意跟當地人處好關系。“開心餐廳”從2004年起就給當地的孤兒院每個月捐 100美元,已經堅持了3年,還經常捐大米給當地的窮人,送食物給左鄰右舍的當地人。這些友好的行動贏得了當地人的友誼,前一段時間的騷亂當中,附近的當地人主動幫開心餐廳攔住騷亂人群,以免他們再來砸玻璃。
瘧疾和登革熱折磨人
記者在東帝汶采訪東帝汶政要時,他們都特別提到了援建東帝汶外交部辦公樓的一家中國公司。在施工現場,記者見到了在東帝汶已經5年多的李懷強。2001年年底,中國山東對外經濟合作公司派李懷強到東帝汶建立辦事處,啟動中國駐東帝汶大使館臨時館舍建設項目。
和當地人打交道也不容易,李懷強說,中國駐東帝汶大使館臨時館舍工程開工后,有的當地工人不好好干活,被開除后來鬧事,可臨時館舍工程必須趕工期,只好先不開除任何工人。就算有當地工人不怎么干活,也不開除他。
在建設世行援建的水利項目中,李懷強和同事也遇到了難題,這個水利項目所在的村莊的村民要求施工只能用本村村民,不能雇外村人。但是他們本村的人數又遠不足以滿足施工需要。面對這個矛盾,世行的代表試圖讓農業部和林業部去當地村民委員會協調,但是村民委員會開會時,全村每個人都要發言,村民說德頓語,世行的人說英語,一些很小的問題都要開很長時間的會,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
李懷強和他的同事決定另辟蹊徑。他們去做村長的工作,說服他不要開全村會議,而由村長和村中的長輩開會,通過他們去做全村人的工作。這個辦法很快就解決了問題。世行的代表對李懷強他們豎起了大拇指。
2005年5月份,公司派鞠清遠來做項目經理,開始籌備建設外交部辦公樓項目,工程去年5月開工,很快就因騷亂而停工,5月29日部分工人隨撤僑包機撤回國內,直到去年8月才復工。
這家公司目前還簽訂了中國援建東帝汶總統府辦公樓項目的合同。鞠清遠和李懷強他們還要在東帝汶工作很長時間。李懷強本來是個健壯的山東小伙子,但是來東帝汶之后已經得過六七次瘧疾和登革熱,現在又黑又瘦。
在東帝汶,還有開網吧的小余、中興公司代表小牛等眾多的中國人。在東帝汶的同胞們能在艱苦危險的環境中打拼出自己的事業,靠的就是吃苦耐勞和膽識!爸灰腥说牡胤骄陀兄袊。”無論在哪里,中國人總會靠勤勞和智慧闖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