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心靈導師沒有自己的人生經歷,如何去輔導別人?”
“真不知道這些年輕人是否能懂得人生的苦楚。”
“他們傳達給咨詢者的都是最貼合時代節奏的東西。”
“陽光、簡明、靈活、單刀直入,是這些年輕人最大的優勢。”
作為演員,27歲的金妮恩·友達籍籍無名。不過,現在她已經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個職業方向——心靈導師。一年多之前,她創辦心靈輔導網站,開設“生命能量”的心理輔導課程,盡管每周課程售價高達125美元,卻照樣輕松俘獲一批忠實粉絲。不僅如此,金妮恩的客戶之中不少人和她的父親、叔叔同齡,比如52歲的瑜伽教練、41歲的營養師。
事實上,在美國的心靈導師行業中,出現了越來越多像金妮恩這樣的年輕面孔——《紐約時報》記者斯本瑟·摩根在各種采訪中意外地發現了這個現象。今年剛滿20歲的在校學生錢妮·麥森吉已經擁有十位固定客戶。最近一次,她利用電話咨詢的方式,幫助一位48歲的婦女認清她患有糖尿病的事實,并說服后者克服“藥物恐懼癥”,接受醫生的診療。22歲的大學職員安偉雅·莫瑞斯利用業余時間,創立“堅定的信念”網站,短短幾個月內他的心靈輔導課程在圈內就小有名氣。25歲的弗瑞德·梅爾基奧在他每人每次收費160美元的輔導課上,面對20名中老年已婚人士,針對他們在兩性關系中遇到的問題侃侃而談,鼓舞他們的心靈,毫無怯色。
一些專業人士的看法也應和了斯本瑟·摩根得出的結論。包括哈佛、耶魯、杜克、紐約大學在內的美國30多所大學都設立了心靈導師的培訓課程,目前,這些院校招收的進修學員越來越年輕了。“我們的培訓班里出現了很多25歲以下的年輕人,大多數學員年齡在25歲到35歲之間,之前很少有。”從事培訓CYE心靈導師課程的埃里森·亨頓,在這一行業已經有數十年的經驗,但最近幾年的新情況還是讓他暗自吃驚。這些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并不見得都有光鮮的學歷和特殊的人生經歷,卻擔負起了輔導他們父輩心靈成長的工作,徹底顛覆了人們傳統印象之中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或者見識不凡的心靈導師形象。
不過,這些新鮮血液的注入,讓心靈導師行業的格局悄然發生變化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引起行業內的爭議。“一個心靈導師沒有自己的人生經歷,如何去輔導別人,甚至是比他們更年長的人,對于很多事情的感悟,并不是通過教材和小說就能看懂的。”“真不知道這些年輕人是否能懂得人生的苦楚。”一些從事心靈輔導多年的老法師們對這些后輩頗有微詞,雖然有倚老賣老之嫌,但他們的發難也并非全無道理。難道在持續的經濟危機時代,年輕一代的心靈已經迅速成熟,堅韌度和見識超越了他們的父輩?
一方面,自2007至2008年起,因為經濟動蕩等各種社會原因,心靈導師行業出現了連年增長的需求,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前來“淘金”。另一方面,這些年輕人也有自身的優勢。能夠熟練運用社交網絡迅速吸引客戶是他們的拿手好戲之一。從課程內容上來說,這些年輕面孔也有其獨到之處。“陽光、簡明、靈活、單刀直入,是這些年輕人最大的優勢。”國際心靈導師協會(International Coach Federation)主席簡耐特·哈維對這個年輕群體做過細致觀察。“他們不能像以往的心靈導師那樣,拿出自己的人生傷痛和咨詢者分享。也正因如此,他們傳達出的是一種正面的、陽光的力量,反而會讓人感覺輕松。而且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頭腦清醒,能幫助咨詢者認清事實,這對很多前來咨詢的人來說已經足夠。同時,他們傳達給咨詢者的都是最貼合時代節奏的東西,和時過境遷的案例和信息相比,對咨詢者來說更有說服力。”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