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熱兩重天
但是,這是一個變化多端的領域。你可能認為,越來越多的應用程序本質上就是本地化的HTML5,因此那些“基本的”網絡開發技能仍有市場需求。你還可能會認為,在2013年,網絡設計的經驗將會變得對雇主越來越有價值。而且,市場需要的是在不同設備上發展人們的行為,而不僅僅是開發應用程序。
ReThink公司的調查報告也有一些有價值的東西:它提醒我們“對于每一款類似《憤怒的小鳥》(Angry Birds)的游戲,都有數百款其他應用程序被開發和推向市場,但又很快會消失無蹤。”因此,該公司認為開發者應首先獲得一份適當的工作。
“盡管有一些應用程序開發者幾乎在一夜之間變成了百萬富翁,但是他們發現,找一家公司上班更有利可圖。”本內特說,“根據雇用合同到公司上班還可能幫助早期的獨立開發者補貼他們個人的應用程序項目。”
很多應用程序“消失無蹤”這一說法并不夸張。在2012年6月,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對于應用程序行業的長尾做了某些研究。高級分析師蒂姆-舍弗德(Tim Shepherd)并沒有美化他的研究結果。“我們估計,在主流消費者應用程序商店中,將近三分之二的應用程序在推出的第一年僅有不到1000次的下載量,其中完全沒有下載量的應用程序占有相當大的比例。”舍弗德說。
在2012年9月,美國技術網站GigaOm發表了它自己對應用程序開發者的調查研究報告。該報告稱,超過一半的應用程序開發者每月從其應用程序中獲得的收入不足500美元;而三分之一的純廣告支持的應用程序開發者每月賺取的收入不足100美元。
這份調查報告支持了本內特的“在業余時間搞開發”的建議。它發現,75%的受訪者擁有本職工作,他們要么在業余時間開發應用程序,要么僅利用其本職工作的部分時間來搞開發。
天才開發者的光明未來
不管怎樣,2012年底是應用程序開發天才們的黃金時期,不管他們是業余愛好者,還是效力于創業公司、機構或企業。但是,在任何輝煌的時期,我們都可能會居安思危,思考你所在公司和整個行業的未來走向。
技術博客The Kernel上近日發表的一篇文章,試圖激起人們討論倫敦是否已擁有了太多的創業公司。它專注于探討頂級應用程序開發者的相對稀缺性。這些開發者將證明自己應該獲得比ReThink公司調查報告中的7萬英鎊年薪更高的薪資水平。
2013年將成為應用程序行業大變革的一年。如果創業公司開發的應用程序不受歡迎(或業務模式不對路),它們將難以籌資到新的資金。而那些讓很多客戶感到失望的應用程序開發機構將只好關門大吉或縮減規模。一些開發者將會失去工作。
與此同時,與2001年網絡設計行業的大變革類似,擁有正確業務模式的公司將會獲得大發展,技藝高超的應用程序開發者將紛紛涌向這些公司。7萬英鎊的年薪代表的是個人的技能和價值,而不是市場過熱的象征。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