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萬向的重大決定簡單說就是兩件事:第一件事是怎么從國內走向國際,怎么融入全球化。我們現在在國外搞得也比較好,比較穩定,國外搞得好也帶動了國內。第二件事是調整、理順萬向產業結構,向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方向發展。
萬向當年做出國際化的決定,難,真的很難。首先是符不符合社會輿論?符不符合社會的發展需要和黨的政策?我們不能讓輿論說民營企業發展好了,就把錢卷走到外面享受去了。
過去你到國外去,錢是出不去的,你要去投資,政府要批準,在審批過程中,可能別人就把你看中的項目拿走了。我們前一段收購A123,10月份做方案,報到蕭山,當地政府當天就批給你;報到浙江省,第二天就批給你;報到中央,13天之內就批給你。現在政府效率多高啊,這在過去是一年都批不完的事情。過去我們要出去,政策不允許,現在是政策要你出去!就連習總書記都說:“世界要了解中國,中國要了解世界。”哎呀,我們聽了多高興啊!我們一直在做啊。我們要了解他們,他們要了解我們。真正的了解,要經濟往來。
不過,要讓國外認可我們,哪那么容易啊。國際市場也有很多未知數: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天天漲,連著漲了十天,我們的利潤就損失了不少。多虧羅姆尼沒有選上美國總統,他選上了,第一件事就是控制人民幣匯率。
胡錦濤同志到我們美國公司去視察的時候,他跟我講,你在中國成功了,你在美國也成功了,現在你要做一個工作,讓美國了解中國。
我現在還不能宣告萬向的國際化已經成功了,企業家永遠沒有成功的,天天都在走鋼絲,今天成功了,明天就可能失敗了。我們只能說今天成功,不能說明天一定成功。企業越大,風險越大。我們投資量越來越大,社會上攻擊我們的對手就越多,很正常,沒辦法。
在清潔能源方面,萬向現在還在投入,還處在燒錢、燒錢、再燒錢階段,我看還要再燒五年,才能真正賺到錢。現在我們的能力還不夠,只能去試試看。好了,加大力度,不行,就退出來。
萬向現在是在鋪開來發展,下一步會進行調整。比如,我們搞煤制氣,現在頁巖氣又來了,日本的可燃冰又來了,到底哪一個好?我們要選擇。還有,我們搞電動汽車,鈷酸鋰、錳酸鋰沒搞好,磷酸鐵鋰來了,磷酸鐵鋰沒有搞好,三元材料又來了,都在變,都在調整,沒有辦法。但你要是這個也怕,那個也怕,一天天過去,你就死了嘛。我不能保證電動汽車一定能搞好,不能保證煤制氣一定能搞好,一定要靈活、調整要快。
什么叫市場經濟?企業家怎么把握市場經濟?我覺得有三點:一要調查;二要實踐;三要調整。實踐的東西一定比調查要清楚,這時候是進是退,你自己判斷。
萬向不是耐得住寂寞的代表,我只是實實在在做事,要沉住氣,什么時候都不能驕傲,不能浮躁。現在有些人確實太浮躁,急功近利,重復建設,浪費原料,破壞社會資源!
企業家要把握政策大方向,要有正確的思想,要有社會責任感。有這兩條,可能在發展過程中會受一點苦,受一點委屈,但絕對不會走錯路!
在浙江,民營企業家對政治敏銳度比較高,這也是有淵源的。浙江是沿海地區,剛解放的時候重點企業都在北方和西部,浙江這邊國有企業很少。另外,浙江資源少,土地少,這也逼著民營企業發展得快。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們跟北方的企業做生意,他們不是說這批產品出去了錢馬上還給你,而是貸款拿到了才把錢還給你,是不是顛倒了?浙江企業是貨出去了才發工資,不是貸款來了發工資,因為我們不能吃國家的啊,我們是靠自己操勞的。其他地區政府主要還是吃國有企業,但浙江當地政府主要還是靠民營企業。這樣他們對民營企業就比較重視,他要聽你的想法,交往就多了,政府出政策也會往民營企業靠的。過去不是法治,是官治,政策就是法律,如果民營企業沒有政策,你做得對也是犯罪!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