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期間,大家比較關注民營企業家跟政治的關系問題。政治應該更放開嘛,不要擔心。國有企業跟民營企業,在經濟總量中基本各占一半,就業大多數都在民營企業,那么你選黨代表相應地也應該按這個比例。不應該區分民營企業、國有企業,都是企業,都在為社會創造財富嘛。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是中國共產黨黨員,什么國有企業、民營企業,我們都是其中一員嘛!我1987年就是十三大代表了,黨代表中民營企業家應該越來越多,要改革再改革。
我當黨代表的時候,也有中外記者像如今采訪梁穩根那樣采訪我。日本《讀賣新聞》采訪我,我把一個天機泄露了:我說鄧小平要退了。所以,所有媒體中第一個說鄧小平要退了的,就是《讀賣新聞》。
企業家參與政治很有必要。在企業發展當中,什么事兒同黨和政府都有牽連,不可能沒有牽連。我們如果有機會提意見,有機會參政就挺好,領導也希望聽真話,如果我們不在這個圈子里面,領導怎么能夠聽到我們的意見呢?
我們需要政府,經濟要發展,政府也離不開我們。政策只寫到紙上沒有用,是需要我們去干出來的,真正創造財富的是我們和工人、農民。我跟政府官員關系比較融洽,因為我不跟他們爭權,我是給社會創造財富的。
當紅頂商人是絕對不行的,官不能經商,商不能做官,不能官商勾結,官商勾結一定腐敗!搞企業的不能去當官,搞企業有搞企業的性格,當官的有當官的性格,不一樣的。柳傳志先生在接受采訪時說,企業家群體在政治面前比較軟弱,我完全認可。企業家有提意見的權利,聽不聽,要由當官的決定,F在大家的期望值不能太高,期望值太高,社會又不安定了。
中國下個十年的任務,中央現在定下來了,就是怎么把GDP再翻一番,收入也翻一番。這兩個翻一番,一個是創造,一個是享受。這兩件事都要我們企業去做。不過,據易碳家雜志了解到,下個十年的發展速度肯定沒有前十年這么快,我估計GDP增長率可能是6%-8%,有這個速度就夠了,因為基數大了。我們不要講規模、講速度,而是要真正創造價值。所謂創造價值,一定要生產社會需要的商品。萬向已經提出了創世界名牌,做受社會尊敬的公司,就必須生產出好的商品。所謂好,就是不能破壞環境,價格不能太高,還要培養優秀的人才。所謂優秀的人才,就是全面發展的人,要有本事、有思想、有技能、有道德,不損害消費者和社會的利益,要盡心盡責去干。
我們希望政策不要多變,就按照現在的政策深化改革,不要想一步到位。2019年是萬向第五個“奮斗十年添個‘零’”的截止年,到那時,萬向的目標是每天創造利潤一個億,現在一天利潤大概有3000萬吧。
在政治改革和社會改革方面,我希望真正做到公開、公正、公平,公開、公正、公平一萬年以后還要講,因為要絕對做到是絕對不可能的。我不希望全部做到,相對公平就好了。
我對深層次改革的理解,就是國家應該控制住經濟命脈,大多數競爭領域都應該還給市場,這就夠了。
改革越深化,企業家的地位肯定是越來越高,但不能超過當官的地位,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保持安全距離,一定要聽黨的話。
改革面臨的最大危險是如何破解利益難題,任何改革,都是權利的再分配。未來十年改革會很難,越到下面改革越難,但再難也要堅持共產黨的領導,所以“四個堅持”不能變,這個底線不能破。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