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償”與“聯保”值得借鑒
為保護和促進擔保公司發展,業內專家建議要建立信用擔保機構風險分散機制,政府應建立農業貸款擔保公司風險準備金制度,每年按擔保公司股本金的一定比例從農業風險基金中列支,作為風險準備金注入農業擔保公司。
舒城縣政府為提高金信科技擔保公司對縣城中小企業融資擔保的積極性,對其繳納的稅費縣級留成部分全部返還作為風險準備金,并在2009年度設立擔保公司風險補償基金,對擔保公司的擔保損失給予補償,使擔保公司不斷發展壯大,進一步提升了擔保公司的擔保能力和抗風險能力,這種做法值得借鑒。
為了在龍頭企業與銀行間開辟一條快車道,引導更多資金流入“農門”,調研人員還建議探索逐步建立以鄉鎮為單位的農業貸款擔保公司。經過這幾年的農業結構調整,我省不少鄉鎮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主導產業,因此,成立一個以一鄉(鎮)一品為主打產品的擔保公司已具備條件。而以鄉鎮為區域范圍組建擔保公司便于管理,也便于金融部門與擔保公司合作,擔保企業對轄區內的龍頭企業和農民掌握較多信息,操作相對簡便。
舒城的成功經驗之一便是建立廣泛的農戶聯保組織,即把一定規模的從事農業項目的農戶,在自愿基礎上聯保成一個小組,一般由5戶至10戶農戶自愿組成,交納一定的Cye.com.cn聯保保證金,訂立聯保協議書,銀行根據聯保協議,在有效期限內對聯保小組成員提供貸款。“建立農戶聯保組織,操作簡單,適應農戶的分散性,體現農戶的互助性,不失為解決農戶貸款擔保難的一種有效手段。”調研人員表示。
“農民如果擁有更多可以抵押的物品,獲得貸款的能力就會提高。”劉強建議要擴大農村合格抵押擔保品范圍,鼓勵支農金融機構開展存貨、應收賬款、訂單和倉單等動產抵(質)押;要適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新形勢,積極探索農戶貸款擔保新方式,切實突破龍頭企業和農戶融資擔保難的“瓶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