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打印4張銀行交易流水單,竟還要收費20元。”市民何先生日前在某國有大行支行營業部打印一份半年交易流水單被告知要收費,他對此很不理解。而從7月1日開始,類似這樣的銀行收費將被免除。
銀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和國家發改委(三部委)昨日聯合發文,要求銀行從今年7月1日起免除人民幣個人賬戶的11類34項服務收費。其中,備受關注的個人儲蓄賬戶銀行和結算賬戶的開、銷戶手續費,存折開、銷戶和存折更換工本費,密碼修改和重置手續費等均在免除收費范圍之類。
據了解,目前仍有不少銀行在客戶要求打印一年內交易流水單、重置交易密碼時被收取一定費用。而隨著上述文件的實施,這些收費行為都將被明文禁止。
此外,在三部委聯合發布的這份文件中,同城本行存款、取款和轉賬手續費(貸記卡賬戶除外),通過本行柜臺、ATM機具、電子銀行等提供的境內本行查詢服務收費,已簽約開立的代發工資賬戶、退休金賬戶、低保賬戶、醫保賬戶、失業保險賬戶、住房公積金賬戶的年費和賬戶管理費(含小額賬戶管理費)等項目也被明確規定劃為免除收費范圍。
此外,文件同時要求銀行積極維護金融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履行服務收費告知義務。“未經客戶以書面、客戶服務中心電話錄音或電子簽名方式單獨授權,不得對客戶強制收取短信服務費。”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遭遇市民投訴較多的異地、跨行轉賬,ATM機跨行查詢費用等收費事項在此次文件中并未被提及。據了解,目前各銀行對于前述收費的標準并不一致,而相關部門也從未對此出臺相應規范。
近年來,中國國內銀行收費項目日益增多。與此同時,銀行對不少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語焉不詳”,民眾頻頻遭遇“被扣費”,引發諸多投訴。官方表示,此次發文要求免除部分銀行服務收費,是為保障社會公眾享有基礎金融服務的權益。
去年8月初,銀監會曾經下發《銀監會要求商業銀行進一步規范服務收費行為》的通知,要求各商業銀行立即開展服務項目的清理工作,對本行所有服務項目的收費行為進行自查和清理。對違反規定的收費項目,要立即停止收費。
去年7月28日,國家發改委曾專門針對商業銀行服務收費問題以答記者問形式在其網站上發布新聞稿稱,國家發改委正配合有關部門制定《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辦法》,該管理辦法明確,“(商業銀行)對于涉及普通百姓切身利益的部分服務實行免費”。
獲準免除收費的銀行服務項目
●本行個人儲蓄賬戶的開戶手續費和銷戶手續費;
●本行個人銀行結算賬戶的開戶手續費和銷戶手續費;
●同城本行存款、取款和轉賬手續費(貸記卡賬戶除外);“同城”范圍不應小于地級市行政區劃,同一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列入同城范疇。
●密碼修改手續費和密碼重置手續費;
●通過本行柜臺、ATM機具、電子銀行等提供的境內本行查詢服務收費;
●存折開戶工本費、存折銷戶工本費、存折更換工本費;
●已簽約開立的代發工資賬戶、退休金賬戶、低保賬戶、醫保賬戶、失業保險賬戶、住房公積金賬戶的年費和賬戶管理費(含小額賬戶管理費);
●向救災專用賬戶捐款的跨行轉賬手續費、電子匯劃費、郵費和電報費;
●以電子方式提供12個月內(含)本行對賬單的收費;
●以紙質方式提供本行當月對賬單的收費(至少每月一次),部分金融消費者單獨定制的特定對賬單除外;
●以紙質方式提供12個月內(含)本行對賬單的收費(至少每年一次),部分金融消費者單獨定制的特定對賬單除外。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