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行向多家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企業下發了《支付機構互聯網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占據第三方支付領域大半江山的互聯網支付,有望于近期迎來行業監管細則。
近年來,我國支付清算服務市場快速發展,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隨著商業活動的網絡化和電子化,我國網絡支付行業更得到了快速發展。
數據顯示,2010年,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占整個第三方支付市場的份額高達96%。今年第三季度中國支付行業網上支付業務交易規模達到6155億元,同比增長130.7%,環比增幅也達到34.8%,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動力。互聯網支付業務規模擴張迅猛,現已處于第三方支付的主流地位。
隨著銀行卡、網絡支付、預付卡這些支付清算服務市場重要業務領域的快速發展,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也隨之出現。部分支付清算業務還不夠規范,市場主體對業務的風險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持卡人信息安全和網絡系統安全或有發生。
近日,互聯網爆發一系列的密碼泄露、黑客攻擊等事件,互聯網支付安全問題日益凸顯,監管政策必須盡可能地從制度層面遏制支付風險。
根據意見稿規定,網絡支付賬戶實名制將被強制推行。
而且當用戶進行支付時,若單筆資金金額超過1萬元以上,支付系統將要求客戶重新登記個人身份信息,并核對其真實性。這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支付賬戶被盜用的風險。
征求意見稿還規定,信用卡不得透支為支付賬戶充值,以防利用信用卡變相透支提現。
對于支付賬戶資金的流向問題,征求意見稿規定,除電子商務交易付款、公用事業繳費、信用卡等個人消費信貸還款、購買特定金融產品交易外,客戶支付賬戶內的資金應通過劃轉關聯銀行賬戶的方式實現資金轉出支付機構。
據記者統計,在已獲央行第三方支付牌照的40家企業中,開展互聯網支付業務的企業為30家,占大半江山。隨著《辦法細則》的出臺,第三方支付行業結束了原始成長期,被正式納入國家監管體系,并擁有合法的身份。未來第三方支付行業將面臨行業高度集中與差異化優勢并存的格局,并迎來盈利模式的變革突破,同時也鳴響了國內支付行業淘汰賽開始的槍聲。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