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已經申請了微企和小額貸款,服裝廠馬上將要擴大規模啦!”梁平縣明達鎮返鄉農民工汪碧云在外打工十多年,去年8月回家鄉創辦了自己的服裝廠,在政府小額貸款政策的幫助下,他不僅不用外出打工,還當上了小老板。據了解,去年,梁平縣放寬了小額貸款額度和條件,讓350名返鄉農民工當上了小老板。
打工十多年想回家了
汪碧云是明達鎮新益村一組人,十多年前他和村民前往廣東一家服裝廠打工。因為沒有技術,他只能在廠里當縫紉工。為了讓家人過上好日子,汪碧云一邊當縫紉工,一邊利用休息時間學習全套服裝加工技術。漸漸地,他從一名縫紉工逐步做到了領班,積累了豐富的服裝生產管理經驗,工資也升了上來。
“雖然在服裝廠工資很高,但總感覺沒有依托。”汪碧云說,隨著年齡增大,他開始想家。家鄉的水、電、交通都很方便,有大量的剩余勞動力,而自己多年在外打工也積累了經驗,為什么不回鄉自己辦廠呢?于是,去年8月,汪碧云毅然回鄉籌劃著辦一家自己的服裝廠。
服裝加工廠生意不錯
在梁平縣勞動和社會保障等部門和明達鎮的幫扶下,汪碧云投資10多萬元購買了機床等設備,辦起了小型服裝廠,吸納了10多名村民就業。汪碧云介紹,他的廠主要是承接來料加工,他利用自己在外地多年打工建立的渠道資源承接訂單,如梁平工業園區的服裝企業的訂單,業務根本不愁。
“我在廠里打工,每月工資至少可以拿到1000元,和在外打工比起來差不多,而且孩子、老人都照顧到了。”服裝廠工人許曉青說,現在來廠里工作的工人大多都在外面的服裝廠做過工,稍加培訓就能成為熟練工,在家門口工作可讓他們輕松了許多。
“我現在已經申辦了微企,并且到社保所申請了小額擔保貸款,準備進一步擴大服裝廠規模。”汪碧云說,有了政策的扶持,他終于不用在外為生計奔波。
350名農民工獲貸款創業
為了幫扶返鄉農民工創業,去年3月,梁平縣再就辦、人社局、財政局等8部門聯合印發了新的《梁平縣就業再就業小額擔保貸款辦法》。新辦法增加了擔保資金,將貸款規模擴大到1個億;放寬了準入行業,將具有一定規模的種養殖業納入了小額擔保貸款的范圍;同時增加了貸款對象,將農村種養殖大戶、“三支一扶”、“大學生西部志愿者”、服務基層就業工作的高校畢業生及大學生村官納入了貸款對象,而且提高了貸款額度,將個體貸款從5-10萬元提高到8-15萬元,將企業貸款從過去不超過80萬元提高到不超過200萬元。去年全年梁平縣共為返鄉農民工發放350筆貸款共計3500萬元,充分激發了農民工的創業熱情。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