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進口大國
趙萍說,關于降低進口稅收的動議這些年部委也在提,但阻力不小。
海關總署規定,2010年9月1日起 “個人郵寄進境物品應征進口稅,稅額在人民幣50元以下的,海關予以免征”,以此推算,個人郵寄3罐以上,差不多超過2.5公斤的奶粉都要被征稅,而類似海外代購不屬于個人郵寄物品,應按貨物進口手續辦理,需經過檢驗檢疫并繳納各項進口環節稅款。
海關對個人入境攜帶價值超過5000元的物品都開始征稅。為此,深圳海關從去年開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加強檢查力度,希望禁止這種“走私”行為。
“堵不如疏”,趙萍認為中國的消費結構和消費觀念都需重新調整。
趙萍表示,當前中國正處于由低收入國家向中高收入國家過度,消費結構、消費習慣和消費需求都在發生著很大的變化,國家的政策也應適應這種變化進行調整。
首先中國應對現有消費品檔次重新劃分,一些普通老百姓開始消費的進口商品應降低關稅,不應列入奢侈品行列。尤其一些進口日用品,應大幅降低進口稅。
現在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全球化水平的提高,國內的產品已經無法完全滿足消費者需求。與國外消費者平等享受商品的愿望越來越強烈。
趙萍發現,一些學者和主管部門對進口商品有很深的誤區,認為進口只是為了補充國內產業能力不足,但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進口不僅是彌補,他應該成為我們消費品當中的一部分。還有人認為如果進口商品多了,我們自己就虧了,給別人創造了GDP。這也是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的原因,什么都要自己造。
國內生產可以解決就業,但同時生產所帶來的各種污染、耗費資源也是很大的。中國現在提產業結構升級,減少高耗能高污染生產,同時消費也要升級,要從生產大國變成生產和進口大國,這首先需要調整心態和觀念。
還有一部分人擔心進口多了沖擊國內產業,趙萍認為,有些產品中國完全可以不生產,只進口。只要中國做好進口環節的審查檢驗制度,國內競爭環境的完善。
降低進口稅收,使得進口商品與國貨站在同一平臺上競爭,在趙萍看來對國內產業利大于弊。這有利于促進國內企業提高自身研發能力,而不是保護其壟斷。
消費稅調整有望在 “十二五”期間逐步實現,但進口關稅的調整在趙萍看來并不會順利。而增值稅稅率的調整涉及整個增值稅稅法的改革調整。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