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志愿者 志愿奧運也圓夢
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最年長的志愿者有70歲高齡,而在本屆奧運志愿者報名者中,已經有數名年近八旬的老人。據組委會透露,其中幾位老人各方面條件都很優秀,極有可能入選賽會志愿者。
獲得2006年“首都十大健康衛士”的屠規益是中國醫學科學院的一位老醫生,今年已是79歲高齡,成為迄今為止年齡最大的報名者。“我身體好,外語好,出過國,有經驗,還能給人看看病,我覺得入選機會挺大的。”屠規益表示干了一輩子醫生,如果能在80歲時以奧運醫務志愿者的身份結束自己的職業生涯,也算圓了夢。
相比之下,69歲的夏鳳芝則更是下足了工夫學英語,“我現在每天早晨6點準時起床聽英語廣播,每周上4天英語課,周末去參加英語沙龍。”如今,夏鳳芝已經拿到了“北京市英語口語等級證書”中級證書,“2007年年底準備考高級證書,為了有資格成為奧運志愿者,今年還得努力。”夏鳳芝信心十足地說。
“在國外,志愿者組織通常都會邀請一些有經驗、有行業背景的老年志愿者。在北京,也可以針對相關群體定向招募專業志愿者,在很多領域,已退休的專業人員是可以很好利用的群體。”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奧運研究中心副主任魏娜說。
據統計,目前中國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已達到1.43億,占全國人口總數的10.97%。
“老年人是很大的一個群體,他們有著豐富的經驗和閱歷,他們的參與對奧運志愿服務有很大的幫助,我們會在考慮老年志愿者身體等方面因素的同時,盡可能地滿足他們的熱情。”奧組委有關負責人說。
外企員工 以豐富經驗扛“大旗”
據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北京共有4000多名外企員工通過申請志愿者程序,進入奧運志愿者人才儲備庫。
“在2008年奧運會上,外企員工將主要進入駕駛和住宿服務兩大專業志愿工作領域。”據駕駛員志愿者招募部的工作人員透露,“在駕駛員志愿者的報名者中,外企員工的外語水平和駕駛水平都比較優秀,而且很多員工還有豐富的志愿服務經驗,現在已經有100余名外企員工通過初試。”
已順利通過首輪面試的吳宇熙頗為自信,“我至今已參加了20多次志愿服務。在服務過程中,能和同事們一起,發揮自己的知識技能,奉獻愛心。在幫助他人的同時,也加強了同事之間的團結。”
覃育梅從2003年起就參與志愿者活動,在報名前,她的志愿服務時間已達到400個小時。“報名奧運志愿者是件很自然的事,我周圍很多同事都已經習慣了志愿服務。公司還有鼓勵志愿服務的機制,可以提供帶薪志愿服務日。志愿服務達到規定的小時數后,還會給予物質獎勵。”去年,在覃育梅為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提供了70多個小時的志愿服務后,公司通過社區捐贈給基金會1臺筆記本電腦和1臺臺式電腦。
“實行鼓勵機制的確可以促進志愿者的參與性和積極性。”聯合國志愿者協會駐中國分部的JohnFloretta說,在美國志愿服務就是有報酬的。參加“為美國服務的志愿者”,服役期為1年,期滿后可以得到兩個學期的獎學金9450美元,而且選擇聯邦職業時可免除考試。
“外企成熟的志愿服務經驗、理念以及外企員工的多元文化背景、外語水平是他們最大的優勢。”北京志愿者外企分會會長王一諤對外企員工成為優秀的奧運志愿者充滿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