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的第一次奧運頂級(TOP)贊助計劃是在企業乃至整個國家都面臨金融危機的情況下做出的。”三星電子副總裁權桂賢在回顧1998年三星第一次成為奧運會官方合作伙伴時說道。
據透露,1998年,三星首次成為奧運會無線通訊設備領域的官方合作伙伴,當時三星的負債率很高,集團裁員達30%。
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三星會長李健熙毅然決定與奧運攜手。9年后的今天,三星無線通信設備(移動電話)的全球市場份額翻了一倍多,而品牌價值上升了五倍多。2006年三星電子實現凈利85億美元,成拉動三星發展的主力引擎。
奧運塑造產品高端形象
1988年,三星現任會長李健熙第一次接掌集團大旗,并將三星的發展方向定位為做“21世紀世界超一流企業”。當年,三星首次參與韓國漢城(現首爾)奧運會,成為本地贊助商,并在當年實現收入增長27%。
奧運會巨大的品牌宣傳效應,堅定了三星與奧運合作的決心,但在當時,三星還難有實力成為奧運的頂級贊助商。加入奧運會的“TOP計劃”并不僅僅意味著大量資金的投入,更重要的是要從產品檔次到企業形象上達到奧運標準。
創業初期的三星電子,因缺乏自有技術和設計,被稱作“廉價產品的制造者”。上世紀80年代,三星開始培養自己的研發隊伍,推動自己高新技術產品的更新換代,并研制成功了許多世界一流的產品。
進入90年代,三星電子每年都將營業總額的6%—8%投入研發,2006年的研發費用更高達40多億美元。三星提出“最安全、最小化、容量最大化”的消費電子設計理念,成為整個行業設計發展的原動力。截止到2006年底,三星電子在平板電視、閃存等7個領域占據了全球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手機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二。
以奧運會為平臺,三星擺脫了以往產品和企業的低端形象。2003年,三星全面停止了傳統低端消費電子和家用電器產品的生產,無論是移動電話、電視,還是MP3,三星都將產品定位于高端市場。數據顯示:1999年,三星品牌價值為31億美元;到了2006年達到162億美元。
三星要建“21世紀超一流企業”的決心,國際化是不得不走的道路。李健熙在1996年為三星定下了基調:制定戰略,將作為企業無形資產和核心競爭力來源的品牌價值提升到全球水平。
定調的第二年,三星就與國際奧委會簽定了TOP贊助協定。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將迎來三星奧運贊助計劃的20周年。從1988年三星成為韓國漢城(現首爾)奧運會本地贊助商開始,到1998年日本長野,成為冬奧會官方合作伙伴。之后,三星陸續贊助過3次冬季奧運會和2次夏季奧運會。今年4月,三星與國際奧委會續簽了TOPⅦ、TOPⅧ贊助協議,將贊助時間延續至201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