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洪軒和執(zhí)總朱琳形同姐弟,朱琳說,“小黎總”還是個孩子。記者江身軍攝
姓名:黎洪軒
職務:武漢大自然酒店董事長
生辰:1984年2月
最喜歡的運動:游泳
最喜歡看的書:金融雜志合訂本
最崇拜的人:分眾傳媒董事長江南春
最信奉的格言:天空不留下我的痕跡,但我已飛過。
最自豪的事:炒期貨成功
漢網消息 記者江身軍
去年8月,黎洪軒剛剛跨出武漢科技學院校門,在眾多大學畢業(yè)生中再普通不過。但一年后的今天,他的生活已發(fā)生重大改變,執(zhí)掌一家投資500萬元的酒店。22歲,應該是充滿青澀并還擁有幾分“童真”的年齡,而他卻挑起重擔,經歷著普通人不曾體驗的酸甜苦辣。
黎洪軒是個小胖墩,穿著很普通的T恤,笑起來敦厚簡單,還透著濃濃的學生氣。他逢人便以大哥大姐相稱,小小年紀便擔當100多人的領軍者,沒有在他身上培養(yǎng)出少年得志的傲氣。
500萬元,22歲,在戰(zhàn)場一樣的商場,這種落差有時對“小黎總”是近乎無可承受的殘酷。生意蕭條時分,他和家族曾打算賣掉酒店。大家都沒有想到,“小黎總”竟有力挽狂瀾的力量。
大學期間 狂賺60萬元
初中時,他愛上集郵。現在,他仍夸口:1985年以后6年間發(fā)行的郵票,不管哪一張,我都爛熟于胸。
高中時,家里每月給他生活費200元,他省吃儉用買郵票。那時,郵票正跌到谷底,他大量買進!皷|湖高新”的明信片,他看準了,一買就是1000張。結果價格從8毛錢一路漲到4塊1。
他收集的郵票價值達到大幾千元,成為同學中的“大富翁”,綽號“郵神”,大家紛紛跟風。但這財富遭人眼熱。一晚上自習時,宿舍小皮箱子被人撬開,郵票一張不剩地被人“借”走了。
上大學后,在表哥影響下,他又對股票、期貨產生濃厚興趣。大學比高中自由得多,再也不用偷偷摸摸了,這讓他備感幸福。最先,他炒大豆、面粉等糧食作物,不貪多,小有收獲。
黎洪軒的父親從1995年開始,投身液化氣鋼瓶制造,在全國也只有幾個對手。2005年春節(jié)自己大二時,父親拉他參加公司年度大會,討論來年銷售目標。開始他坐在會議室最后排,百無聊賴,“有啥好聽的呢?”但后來一個議題讓他豎起耳朵。公司高層商議,因當前銅、鋅價格很低,公司決定吸進一批,儲備作明年的原料。
黎洪軒自認是個很有投資沖動的人。爸爸從前開了個鎖廠,耳濡目染,他對銅、鋅的報價比較清楚。知道跌價較多,估計可以買進。聽了大家的分析,他立刻到網上查找資料。這些金屬只因當時開采量大,造成最近一年價格偏低。觀察十多年的價格走勢中,已幾乎接近最低值。
他背著父母,找叔叔借了些錢,連同自己的全部積蓄,以1.3萬元/噸的價格,買了10手貨。結果春節(jié)一過,期貨價格3、4月份果然開始跳漲,讓他的心每天也隨之跳蕩。他心里默念,千萬不要降。每一次價格向下調整,他就心里一沉,但價格很快更猛烈躥升,又讓他喜出望外。
到6月份,他以每噸6萬多元的價格將期貨出手,這次他賺了60萬元。這是他人生收獲的最大一筆財富。而同時,父親的公司買材料回來,賺了幾百萬元。
相比之下,他更欽佩父親的投資眼光。他說,有一年父親大量購買廢鐵,在仙桃一個鎮(zhèn)上堆碼了幾十公里,一望無際,全部是鐵。這筆生意盈利超過千萬元,成為家里最高興的一年。當然,父親也有虧損的時候,不過勝算居多。
不過對財富,黎洪軒有著清醒的認識:追求適可而止,不能一味貪多。“譬如爬山,在山腳,就想看山腰的風景,待爬到山中間,又想上山頂,甚至到對面山上去。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但應學會節(jié)制,踏實地接近理想!崩韬檐幷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