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做老板,為什么 原中歐、長江等商學院知名教授曾鳴,一直希望自己的專長和理論能真正被企業證實,于是他選擇加盟阿里巴巴。
浙江中控總裁、浙大教授金建祥,因為“不太喜歡搞純理論的東西,一直在做應用性研究”,有機會投身創業自然不會放棄。
曾鳴覺得,教授做企業有很多優勢:“在長江商學院做學術時,我就感到:教授最大的貢獻、甚至是唯一的貢獻,就是從以往的經驗中總結出一條理論、一種思考方式。因為最實用的往往是一個最簡單的理論,而絕大部分人還停留在經驗的層面,沒有足夠的功力可以將其精練濃縮,并做到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對管理學進行研究整合并提出新理論,可以引導大家的思想,直接影響一代甚至兩三代中國企業家的思考,這些對我現在做企業也是有幫助的。”
教授下海,是不是守不住清貧想掙錢呢?金建祥一口否認:“我是一個不太花錢的人,家里也沒有負擔,學校里有房子分,錢對我來說真的沒有太大吸引力。我覺得有好的平臺,做一點自己想做的事,而且應用型的研究,靠關在學校自己想是不行的。到后來,很多時候則是出于責任,舍不得放下。” 老板當老師,講什么 周大虎告訴記者,從去年9月份到現在,他總共給學生講過四次課。講課內容就是他自己多年的實際工作經驗,包括創業經歷,處事、解決問題的例子,以及在實際工作中得到的啟發等。
“我沒有上過大學,就把我在‘社會大學’里積累的實際經驗告訴他們。現在的大學生面臨著畢業和就業的壓力,這些實際經驗與課堂上老師講的理論不同,他們在今后的工作實踐中遇到問題時可以參考。
“我出國的經歷比較多,把自己感受到不同的文化以及不同的個性,講給學生聽。學生也挺愛聽的,就當是他們了解外部世界的一個窗口吧。”周大虎說。
浙江理工大學經貿與管理學院客座教授、天津中乒汽車集團總經理陳中放則告訴記者:“我研究過,如果一項新制度出來,到寫進教材要花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因為要經歷總結、寫書、發行、課程安排等一系列的過程,這樣滯后了現行業務制度變化的需求。但在實際的經濟改革過程中,制度的完善和變化是很快的,我覺得最好的辦法還是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所以,他特別喜歡去講課。“我在各個金融部門做過,我現在的研究重點在于金融產品的比較。把自己學到的東西教給別人,是一種樂趣。” 雙方“換血”,效果不錯 “我不是貿然到阿里巴巴來的,之前我和阿里巴巴已經接觸了三年多時間,對阿里巴巴的模式研究了三年,和馬云等管理層也都很熟,所以是有基礎和準備的。”曾鳴說。
金建祥則是一步步被推上總裁的位置:1993年初,浙江大學工業自動化公司(中控集團的前身)成立,喜歡實踐的金建祥就加入了,從總工到常務副總,最后成為公司總裁、股東。“我認為教授、老總‘換血’是個很好的事情。教授很多都是空對空,他們講課學生不一定愿意聽,也不一定能把握企業真正的問題。企業家如果有功底,給學生講的東西都很有實用價值。前段時間我學MBA,有企業家來講課,也有高校來的教授講課。做過企業的人課講得好,很多東西很有共鳴;教授講的課跟我看書沒區別,我一天能看完一本書呢!”金建祥說。
老師如果兼職去做老板,會不會分散精力?金建祥現在還有學校編制,帶著20多個研究生,“學生很喜歡報我的研究生,因為我有很多國家項目在做,同時也有資金支持,給他們的待遇也不錯,我這出去的學生工作也很好找”。
而老板去做客座教授,因為他們能帶來更生動的案例,往往更受學生歡迎。據悉,周大虎在溫州大學講課,能容納兩百多人的階梯教室座無虛席。
老板去講課,有時為了向大學生灌輸自己的企業文化,爭取優秀的人才;有時,還是出于企業發展的考慮。
周大虎告訴記者,打火機是需要設計的,但是他發現很多學設計的大學畢業生,對打火機不是很了解,把他們招聘進企業,要培訓以后才能勝任工作。而溫州有五六百家打火機企業,對這方面人才的需求很大。于是,周大虎就跟溫州大學設計美術學院提出,能否選擇一兩個班級,讓他們在大學期間就從事打火機研究,這樣畢業以后可以很快適應打火機企業的需要。“校方很贊賞我的提議,我們就和溫州大學設計美術學院長期合作,成立了一個虎牌打火機研究所,同時聘請我做客座教授。” 角色互換是市場經濟成熟的結果 浙江工商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院長呂福新教授認為,這兩種現象的出現,是市場經濟走向成熟的必然結果,是非常令人欣喜的現象。呂教授告訴記者,這樣的角色互換,在西方國家是相當普遍的,這說明知識與實踐的交融與互動,已經達到了相當的程度。
“在市場經濟之初,許多浙商文化程度不高,僅僅憑著勇氣和膽量創業,取得了成就;但是隨著市場化程度的深化,要求高了,單憑膽量是不夠的,這也說明浙商面臨著新的挑戰,需要一些更有知識的人,比如MBA、EMBA教授參與到市場經濟的實踐中來。同時,擁有企業操作實踐的智者,他們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善于思考和總結,他們把在實踐中總結出的寶貴經驗和理論教給學生,這樣的課程很受學生歡迎,能夠起到拓寬學生思維和開闊眼界的作用。”呂教授說。
不過,浙江工商大學浙商研究中心副主任楊軼清也不無擔心地表示,老師和老板,畢竟是兩種不同的職業:“教授是做研究的,工作方式是設置無數種假設,然后一一論證;企業家則相反,商業操作沒有假設。從專業技術人員到管理人員,教授在這一角色轉變中遇到的挑戰不小,風險挺大。而對企業來說,如果挑選CEO失敗,可能也會付出代價不菲的‘學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