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為此模式代表。微軟的MSN門戶推出博客空間和MSN搜索,在內容上又與《北京青年報》、淘寶、貓撲社區等合作搭建內容頻道,這種集聊天軟件、新聞、游戲、拍賣、Blog于一體的MSN門戶,搭建起與騰訊QQ競爭態勢的門戶平臺。中國博客界的元老、博客網董事長方興東認為,博客廣告和分類個性化需求都可能是互聯網上更深入的新的盈利模式。博客未來將廣泛涉及生活產業的各類交易,但最容易實現的是分類廣告、二手交易等。
模式二:托管收費
中國博客網開始了類似的嘗試。它推出了RABO用戶端軟件業務,讓用戶可以離線書寫、發表和備份日志,提供RSS訂閱等服務,并收取大約每月10元的費用。而本港的Blog-You.com也打出支持網站發展請購買dreamhost服務的標識,每月收費7.95港元。
模式三:移動博客
“毫無疑問,移動博客將成為彩信的殺手級應用,甚至還可能成為博客、手機媒體的殺手級應用。”方興東說。與傳統的互聯網博客不同,‘移動博客’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可用手機隨時隨地書寫、傳送、互動,而無需支付任何資訊費。隨著3G的成熟,播客(podcast)也有望加入移動一族。中國移動去年宣布啟動移動博客業務,這個重量級的增值業務可能會像短信、手機音樂一樣帶給人盈利的驚喜。
模式四:俱樂部及行業應用
以中國博客網為例,其考慮推出醫療博客,專門針對醫生中的VIP用戶;推出情侶博客,讓一對情侶在網絡上寫日志;以及團隊博客、博友會等。
模式五:企業博客服務
博客網站可以為企業特別是那些大型跨地域的企業集團提供博客服務,成本低而效率高。今年3月,戴爾公司宣布開通戴爾中文博客網站——戴爾直通車,從而成為首家開設中文企業博客的PC廠商。在戴爾直通車里,戴爾員工將以網絡博客寫手的身份向網友展示戴爾的產品和服務,并接受反饋。
熱鬧難掩背后尷尬
熱鬧的表象無法掩飾背后的尷尬。
“由于財政上遇到無法克服的困難,敏思博客社區管理處決定:自2006年8月1日起停止系統運行。”這句話摘自2006年7月18日敏思博客的一則社區公告。這個被傳有香港背景的網站于2005年以來曾紅極一時的Web2.0網站由幾位媒體人發起,以強烈的人文關懷為基調,吸引了全國大批‘棲息夢想’、追求‘精神家園’的博主。從2003年10月23日正式上線,到發出停止運行公告,整整1000天。據知情人士稱,敏思從沒向用戶收過費,也從未刊登過一則商業廣告,網站運營資金的唯一來源是站長王劍。王劍先后共投入了150多萬元,而幾位網站的維護者,則憑著熱情投入了數不清的時間和精力,這種辛苦從沒有金錢回報。盡管敏思最后被入資拯救,但這段風波卻標示了大多數中國博客服務提供商(BSP)所遭遇的尷尬。無論愿不愿意承認,博客說到底都不是一個公共文化娛樂設施,而是一單生意。微軟的Myspace.com與相隔六天(SixApart)的Type-pad.com都是年收入千萬美元的BSP,盡管全中國不少BSP說要超過Myspace.com,而仍沒有一家公司敢拿自己公司幾百名員工的成本與Myspace.com僅僅幾十名員工的成本相對比。Typepad.com月入3000日圓僅僅3萬用戶時已經盈利,而一開口就百萬、千萬個博客用戶的BSP與之相比只有無地自容。
|